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生产力

第二节 生产力





一、耕地

清宣统元年,富拉尔基境内有熟地147570亩。

民国初期,由于垦民渐多,大量毛荒地开垦成熟地。至日伪统治的1936年,富拉尔基区境
内可耕地面积为2652482亩,占总面积的94.4%。可耕地中,耕地面积505324亩,占总面积的18%。

1947年富拉尔基区境内有耕地195000亩。1948年有耕地217245亩。1949年有耕地220400亩。
1952年全区播种面积267000亩。

1954年富拉尔基区从龙江县划出归齐齐哈尔市管理,变为县级城市区,耕地有所减少。1956
年播种面积18249亩。

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富拉尔基近郊农村划归富拉尔基区管辖,耕地96320亩。1976年富
拉尔基区农村人民公社共有20个大队,137个小队。36500口人,8700个劳动力,120000亩耕地,
分别耕种粮食和蔬菜。1984年富拉尔基区农村耕地面积131676亩。1985年耕地面积140000亩。

二、工具

1.传统工具

清末和民初,田间耕种用笨重的木犁和铁犁、耕耙。除草用锄头,收割用镰刀。日伪统治
时期,仍旧沿用传统农具。

2.改良农具

1949年新中国成立,始用改良农具和新式马拉农具。有双轮单铧犁和双轮双铧犁。1958年
农具改革,研制和使用宽距耙和播种机。

3.农业机械

1958年区内始用拖拉机耕地。1963年富拉尔基区成立拖拉机站。有东方红54链轨车8台,
罗马胶轮车1台,朝鲜千里马胶轮车1台。农具有五铧犁8台,重耙8台,轻耙8台,镇压器8台,
七铧犁1台。驾驶员35人。作业项目是翻地、耙地、起垅等。机车统一调配,服务在富拉尔基
区和碾子山区各生产队,单车年工作量为1万亩。之后,农业机械数量逐年增加,机械化作业
程度不断提高。至1985年区内三个乡共有链轨拖拉机48台,胶轮拖拉机108台,手扶拖拉机153
台。五铧犁34台,深铧犁12台。机引耙23台。此外,还有七铧犁、元盘耙、推土机、脱粒机等。
富国乡农业机械化程度达85%,其中中耕22%,运输40%,翻耙占13%。

杜尔门沁达斡尔族乡农业机械统计表
单位:台




富国乡农业机械统计表
单位:台







长青乡农业机械统计表

单位:台




三、动力

1958年前,富拉尔基区农村耕种、运输、粮米加工动力是畜力和人力。可谓“铡草人点头,
照明点煤油,碾米团团转,耕地靠马牛”。

1959年始,区农村机械动力逐渐得到发展。至1959年,前水哈拉、后水哈拉、杜尔门沁、
洪河、罕伯岱等15个大队,先后架线通电。架设高压线19.5公里,低压线11.5公里。各生产队
普遍安装使用电力铡草机、粉碎机、脱粒机、抽水机、碾米机、磨面机。

1985年,全区农村动力设备有电动机503台,柴油机37台,水泵195台,脱粒机26台。

四、劳力

1948年龙江县一区有6113户,28060口人。其中男15098人,女12962人。

劳动力9333人,其中男劳动力6627人,女劳动力2706人。1949年富拉尔基农村有2428户(其
中非农业户150户)人口为10854人,其中男6070人,女4784人。劳动力2406人,其中男劳动力2044
人,女劳动力362人。

1954年富拉尔基农业户2730户,共有劳动力3131人,其中男劳动力2599人,女劳动力532
人。1958年,区农业户2982户,劳动力3723人,其中男劳动力2897人,女劳动力826人。1960
年区农村劳动力为5660人,其中男3482人,女2178人。

1961年农村劳动力6334人,其中男劳动力4491人,女劳动力1843人。1977年富拉尔拉基区
农村20个生产大队,共有27500口人,劳动力5200人。

1985年富拉尔基农村共有’7999户,总人口36607人,有劳动力816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