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史志鉴编纂

第二节 史志鉴编纂





  组织史

  1993年,成立组织史编纂小组。组织史上溯自1980年10月,下限断至1993年12月。主要内
容是公司党、政、群、团副科级以上领导人名录及各部门单位的组织沿革。分前言、概述、党
委组织、行政组织、群团组织,共3章,8.2万字。组织史纂写工作由鲁文友、韩成才、朴启亭
于1993年底完成。由于机构改革,人员变动,经济状况等原因,组织史未能如期出版。

  志、鉴

  组织领导 1998年5月18日,成立史志鉴编纂委员会。委员会成员由7人组成,编委会主任
由经理周义担任,副主任罗智兰、鄂玉荣、刘运生,责任编辑赵兴华。

  2003年11月24日,成立《农工商联合公司志》编纂委员会。委员会成员由19人组成,编委
会主任由经理高恩柱担任,副主任刘运生、鄂玉荣、田玉,委员张伟、许科兰、马云汉、孙江、
焦德文、于福正、李玉学、李国强、李守平、冉忠德、张晓新、时韶晶、周亚清、姜煜民、和
兰萍。下设编辑部,主编鄂玉荣,副主编田玉、鲁文友、韩成才,编辑徐敏、崔秀棣、李辉、
李玉霞、韩长江、赵兴华、姜普煜、周亚清、梁春英,摄影姜煜民。

  2004 年9月28日,根据修志人员变动情况,调整公司志编纂委员会。主任高恩柱,副主任
刘运生、鄂玉荣、田玉、许科兰,委员张伟、李庆文、郭长福、甄子柱、孙江、焦德文、王博
钦,主编许科兰,副主编鲁文友、赵兴华、李辉。编辑徐敏、崔秀棣、周亚清、姜煜民、姜普
煜、梁春英、韩成才。

  方案 《农工商联合公司志》篇目设计于2004年3月26 日完成,地区志办于2004年3月30
日予以批复。

  2003年12月8 日,编委会与承编人签订《农工商联合公司志》承编责任状。责任状规定参
编人员要增强政治意识、责任意识,有前瞻性、实效性地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要深入
开发史志资源,扩大用志范围,实现史志的成果价值和资治、存史、教化三大功能。

  质量要求 1、志书体现的观点要符合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的重要思想。2、志书提供的资料要全面、系统、完整、准确,详略得当。3、篇目设置符合志
书体例,内容记述符合志书文本规范。4、无政治、史实等硬性错误,一般差错率在0.1%以内。
5、志稿齐、清,定后,方可参审,终审定稿前,负有修改责任。6、承编人要根据篇目主动收
集相应资料,并妥善保管,修志结束后统一归档。7、 要尊重历史、实事求是、秉笔直书、恰
如其分修好志。

  时间要求 1、2003年12月前完成史料性稿,2004年2月底前完成分篇稿,2004年3 月底前
完成初稿。2、2004年4月底前完成初稿审定。3、2004年5月15日前定稿。4、2004 年5 月20日
前后送审。5、地区评议初稿后,转入修改工作。

  考核标准 2004年7月1日,编委会下发《农工商联合公司志》承编责任制考核办法。

  1、按《农工商联合公司志》 承编计划安排的时序及承编任务,第一次没有完成的,在当
月目标管理考核时扣 5分;第二次没有完成的,在当月目标管理考核时扣10分;第三次没有完
成的,在当月目标管理考核时扣15分,并亮黄牌1次。2、承编人在编写过程中,需要相关部门
提供资料而未按时提供的,扣科室每人5分。奖惩:严格按考核原则和考核标准执行,对任务完
成好的承编人给予年终一次性奖励,奖金额度另定,没有按时序完成的承编人,按考核标准扣
分。

  篇目 《农工商联合公司志》设有序言、图片、题词、凡例、大事记、概述、自然概况、
机构沿革、生产、管理、文化、党群、人物、附录等,全志共10篇42章139节,约50万字。

  编写 2003年11月至2005年11月共召开18次编辑会议。

  2003年11月28日,田玉主持召开参编人员动员会议,鲁文友、韩成才、姜普煜、李辉、韩
长江、崔秀棣、周亚清、徐敏、姜煜民、梁春英、赵兴华参加会议。部署写作分工,学习编写
通则。

  2003年12月10日,田玉主持召开机关科室负责人会议,孙江、王博钦、焦德文、于福正、
李玉学、和兰萍、李守平、冉忠德、李国强参加会议。会上要求机关各科室为编纂公司志提供
基础资料,编委会与供稿科室签订了“责任状”。

  2004 年3月10日,许科兰主持召开《农工商联合公司志》编纂工作会议。公司党委书记臧
世富出席会议并讲话,要求参加志书编写工作的全体人员,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要克服困难,
树立大局意识,团结协作,按时完成任务。

  2004年 4月26日,许科兰主持召开编辑人员会议,鲁文友、赵兴华、徐敏、崔秀棣、周亚
清、姜煜民、姜普煜、李辉、梁春英参加会议。会议内容:根据写出的部分内容,研究解决体
例问题。

  2004年 5月20日,许科兰主持召开参编人员会议,鲁文友、赵兴华、徐敏、周亚清、姜煜
民、姜普煜、李辉、梁春英参加会议。会议内容:针对写作中出现的技术问题,进行研究讨论。


  2004年7月15日,地区史志办主任刘庚正主持送审稿评议,副主任刘振忠等13 人参加,对
全志提出具体修改意见。

  《农工商联合公司志》编纂工作自始至终得到了公司党政领导高度重视,各科室及基层单
位全力配合,尤其在大兴安岭地方志办公室各位领导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下,经过全体编写
人员利用业余和节假日近两年时间的兼职写作,克服了企业历史久远,体制多次更迭、历史资
料散失等诸多困难,2004年7月13日完成《农工商联合公司志》初稿的编写任务。

  《大兴安岭年鉴》供稿 1996年,关于农业管理方面1条,总字数为1200 字。供稿人刘志
强,审定人刘运生。

  1997年,关于企业改革、科技推广、开荒工作方面4条,总字数为2600字。供稿人赵兴华,
审定人刘运生。

  1998年,关于企业改革、抗灾自救、科技推广、发展自营经济等方面7 条,总字数3600字。
供稿人韩凤祥、赵兴华,审定人刘运生。

  1999年,关于经济指标、发展自营经济、农业受灾方面3条,总字数1700 字。供稿人赵兴
华,审定人刘运生。

  2000年,关于耕地承包、发展绿色养殖业、小企业改革、机关改革、招商引资、基本建设
等方面16条,总字数

  3500字。供稿人赵兴华,审定人刘运生。

  2001年,关于发展“三笨产业”、企业改革、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党建工作、文教
卫生等方面10条,总字数2500字。供稿人赵兴华,审定人刘运生。

  2002年,关于组建绿洋公司、种植结构调整、绿洋广场竣工、扶贫解困、教育管理体制改
革等方面9条,总字数3000字。供稿人赵兴华,审定人刘运生。

  2003年,关于农业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农业雹灾、精神文明创建等方面 5条,总字
数1600字。供稿人赵兴华,审定人刘运生。

  2004年,关于资产经营、农业科技、招商引资、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13条,总字数3800字,
供稿人鲁文友,审定人刘运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