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礼仪习俗
第二节 礼仪习俗
礼 节
称 谓 城乡大致相同。有血、亲缘关系的晚辈对长辈一定要用相应的辈分称呼。长辈对
晚辈可直呼其名,平辈之间多称兄弟姊妹或再加上排行序次。对无亲缘的长辈、晚辈也要推测
年龄予以适当称呼。
上下级、干群和同事、朋友及陌生人之间的“同志”称谓在90年代已很少听到,代之以打
上等级地位和市场经济烙印的称谓。在机关,言必称职务;在企业,厂长、经理的称谓逐渐变
成“老总”或“老板”。对工人多称“师傅”。对宾馆女服务员多称“小姐”。对初次见面的
多称大哥、大姐、小弟、小妹等。近年来,对外交往增多,称男性为“先生”、女性为“女士”
的渐增。
家 风 客人初次到访,将自己的亲属一一向客人介绍,并向客人献茶敬烟。若家里有客
人,又有新客人到访,则先将客人互相介绍,一同接待,不使客人有亲疏之感。不在客人面前
口角争执,不在客人面前教训孩子,以避逐客之嫌。用餐时,让客人坐首位自己坐末位,请客
人先开席;长辈去晚辈家做客,以糖果糕点类相赠;晚辈拜望长辈则以烟酒、保健品相馈赠。
到亲朋好友家走访要先出声而后进门,进屋后见到人,不管熟悉与否均一一打招呼,尤其对年
长者更为礼貌周全。
交 谊 加格达奇人重交谊,一般分为:血缘相近的族亲交谊,即叔伯亲代代亲;姻亲关
系的交谊,即姑舅亲三代亲;朋友间的交谊,即心换心,一辈亲;邻居之间的交谊,即远亲不
如近邻;对同学、战友、同事之间的交谊比较重视,同学会、战友会多由经济条件好者提倡。
婚 嫁
1990年后,男女婚姻以恋爱自由、婚姻自主为主流,但旧时的一些婚姻习俗仍有一些抬头。
旧时的表兄妹通婚现象已不存在。择偶不再强调出身、学历。新观念、新时尚已被越来越多的
年轻人所接受。男婚女嫁观念较传统。讲究实惠,举办婚礼,要找“明白人”择吉日。经济条
件较好的家庭到饭店举办婚礼,找十辆八辆“小车”(轿车)接新娘,并把婆家带来的离娘肉(4
条肋骨)、粉条、葱等留下一半、拿走一半。新娘到了新房后, 由早已安排好的人梳头、叠被
子、挂窗帘、点长命灯等,男方家长均给“小红包”(包10至20元钱)以表谢意。婚礼上新郎新
娘互相交换礼物,有金戒指、手表、钢笔等。新婚之夜闹洞房逗乐取笑。婚后第三天回门,新
郎新娘带着礼品,回娘家看望老人,当天日落前返回自己家。结婚的当年女儿不在娘家过春节,
不能看到娘家灯亮。
1995年后,婚事更为排场,请司仪、请摄像。接新娘的车多为奔驰等高级轿车,摆酒席是
娘家婆家在一起办,结婚照不惜花几百元至数千元。接亲车队用统一颜色的轿车。举行婚礼请
乐队歌手以增加喜庆气氛。
2000年后,男女双方都给新郎新娘改口钱, 由101元(意思是百里挑一)已增至1001元,富
裕人家升至 10001元。在婚礼上,由童男童女做伴郎伴娘,陪伴步入婚礼殿堂,新郎新娘在举
行婚礼仪式时分别穿西服和婚纱。传统婚姻观念在逐步转变,子女对老年人再婚不再持反对态
度。
2005年,婚庆公司悄然兴起,实行一条龙服务。统一颜色、统一车型接亲车队。结婚程序
繁琐、热闹。老年人再婚一般低调进行,不举办婚庆。
生 育
生育历来被视为大事,90年代后,孕妇一改过去把接生员请到家,非难产不住院的旧习,
纷纷住院待产。妇女生育后,疗养一个月,称“做月子”,期间不劳作,不洗涤,保持富有营
养的饮食。亲朋好友送礼祝贺。婴儿满月时,近亲办满月酒。婴儿一周岁时,将笔、胭脂、硬
币等小物品放在床上让婴儿抓,俗称“抓周”,预示长大后的命运。多数家庭在婴儿满月、周
岁时照相留念。
寿 诞
每逢生日,男女老幼吃“长寿面”。1990年后,由于独生子女增多,长辈对孩子的生日比
较重视。部分家庭为孩子购买生日蛋糕、蜡烛,学西方人吹蜡烛、切蛋糕、唱生日快乐歌。近
亲多为过生日的孩子买礼物、赠“红包”。中学生互做生日的风气日盛。中青年办生日的较少。
老年人过六十六、七十大寿。六十六岁时,由女儿用6两面包 66个饺子,七十岁吃“一刀切”
长寿面。在老人生日,儿女赠送衣物礼品以示孝心。2000年后,祝寿多在饭店举行,亲朋团聚
小酌,无繁琐礼仪。
丧 葬
1990年,以土葬为主,俗称“入土为安”。棺木由板材做成。亲人亡故,一般设灵堂 3天,
亲朋好友吊唁。孝子头戴孝冠、腰系孝带。嫡亲晚辈腰系白色孝带,平辈亲属臂戴黑纱,孙辈
黑臂纱上扎红布条。请“阴阳先生”选墓地。出殡时,为死者“开光”、由长子摔丧盆、亲属
哭丧。配偶一般不送葬,女人送葬不上坟地。送殡路上撒黄纸钱,遇桥压纸钱。出殡后 3天圆
坟;第 7天(俗称头七),在自家烟囱根摆供品,烧纸撒草木灰。逢单个七日上坟祭奠至“七七”
结束。女儿在“五七”祭奠时送花。周年大祭。有丧事的家庭 3年内不贴春联、不放鞭炮,正
月十五不挂彩灯。
1991年,加格达奇殡仪馆建成后,实行火葬。火化前为死者“开光”,开追悼会。殡仪馆
服务人员进行整容、照相。骨灰盒存放在殡仪馆。
1996年,在殡仪馆西侧建青龙山经营性公墓,修建 186个高、中、低档墓穴。墓穴分双人
穴、单人穴、多人穴。此后,墓穴逐年增加。
2002年,在加格达奇西八公里山坡处试行树葬。骨灰深埋,地表不留土丘,栽种一棵树作
为标记。
2003年,民政部门建成殡仪服务中心后,实行一条龙服务。各医院取消太平间,遗体直接
停放到殡仪馆,3天后火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