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路区机构

第二节 路区机构




  一、塔河内燃机务段

  塔河内燃机务段位于塔河站北侧1 200米处,占地面积21.41万平方米。主要承担加格达奇
至古莲,塔河至韩家园客、货列车牵引任务,承担本段内燃机车定修、检修、整备和设备维修
等生产任务。

  1970年4月塔河内燃机务段成立,同年8月成立党总支和段革命委员会。下设政工组、生产
组、后勤组,下属运转车间、检修车间和盘古机务折返段,全段职工370人。配属蒸气机车6台,
东风型内燃机车2台。承担塔河至林海货物列车,塔河至樟岭客、货列车牵引和内燃机车定修
任务。1971年内燃机车增加至16台,牵引列车全部用东风1型机车。1972年蒸气机车陆续调出,
内燃机车增至18台。1974年承担塔河至加格达奇旅客列车牵引,是年6月10日开始承担本段内
燃机车大定修任务。1975年,内燃机车增至19台,6月2日从铁道兵移交5吨桥式起重机,同年
11月成立设备车间。1979年1月成立劲涛折返段,11月牵引列车延伸至古莲。1982年将整备队
从运转车间划出,成立燃料整备车间。内燃机车增至25台,到1984年底增至28台。1985年机
车乘务制度改革,由包乘制改为轮乘制。段内增设安全室、企业管理办公室,总务室改为段办
公室。全段设4个车间,1个折返段,13个职能室,27个生产班组。1986年4月,塔河至林海区
段延伸至加格达奇,延长乘务区段162公里。同年2月撤销盘古折返段,1987年承担塔河至十八
站客货列车牵引。

  1992年行政设技术、安全、教育、人事、财务、材料、统计、化验、验收、综合、保卫等
11个股室,运转、检修、设备、整备4个车间,1个折返段,32个班组,职工620人。内燃机车
增至30台,其中东风1型28台,东风2型2台。检修设备107台。固定资产原值2178.3万元,净值
1594.60万元。

  二、塔河车务段

  1970年4月15日成立塔河中心站。

  站址设在嫩林线445公里900米线路北侧,有800平方米砖瓦结构平房。设生产、财务(材料)、
人事、总务、调度等5个室,下属10个车间。管辖下线164公里,有职工350人,固定资产原值50
万元。1979年11月,塔河中心站与劲涛临管段合并,管辖运营里程增到284公里,车站20个,职
工580人,固定资产100万元,年旅客发送量达50万人、货物发送量250万吨,运输收入达5 000
万元。1984年,塔河中心站改名为塔河车务段,行政设人事、财务(材料)、技术、安全、总务、
调度等6个室。1985年,塔河站扩建工程竣工,塔河车务段搬入现段址,办公房舍为三层楼房,
建筑面积3600平方米。为强化管理,段行政增设企业管理办公室、教育室、运输收入室。1986
年,塔韩线(临时运营)运输段撤销,所辖各站划归塔河车务段领导。主要担负管内各站运输组
织,大兴安岭地区漠河、塔河、呼玛县、新林区等4个县(区)及新林、塔河、阿木尔、图强、
西林吉、十八站、韩家园等7个林业局的客货运输任务。车务段管辖全长401公里,其中塔韩线
为临时运营线,后封闭看守。1989年6月,哈源开站(五等站)。到1992年末,段内行政设技术、
安全、人事、财务(材料)、教育、企管、总务、调度(隶属技术室)等8个室,党群部门设纪检、
工会、组织、宣传、团委。下属26个站所,3个车间28个班组,有职工791人。固定资产原值231
万元。塔河车务段管辖运营线长、车站多,为哈局之最,运输收入是哈局管内10个创亿元收入
大户之一。

  三、塔河工务段

  位于塔河车站北侧200米处,占地面积11148平方米。

  塔河工务段成立于1970年4月,设政工、生产、后勤3个组,下设8个车间35个班组。1971
年,将管辖新林领工区及所属5个养路工区划归林海工务段。1973年初,组改成室,设有政工、
技术、人事、计财4个室。1974年成立总务室,计财室划分为财务与材料两个室。1975年撤销
碧波、干南、塔南、塔河4个养路工区,并入附近站区养路工区。1976年1O月,撤销绣北养路
工区,1978年撤销绣南、蒙东、会站3个养路工区。1979年1月,将北端盘古领工区及所属4个
养路工区、1个桥梁工区移交劲涛工务段管辖,南端接收林海工务段管辖的高歌、大乌苏、青
森3个养路工区,大乌苏设养路领工区。

  1984年4月成立塔河养路三工区。1986年4月成立翠岗养路二工区,塔河养路四、五工区,
5月成立绣峰养路二工区,西罗奇二号工区、蒙克山养路二工区,7月西蒙养路工区搬迁成立西
罗奇一号工区。

  1987年12月接收塔韩线塔十段,成立永安、塔丰、永庆、十八站一、二共计5个养路工区,
十八站设桥梁领工区,塔丰设桥梁领工区。1981年10月撤销高歌、青森、锦荣3个中间养路工
区。1988年4月成立大乌苏养路二工区。1991年10月,绣峰养路工区搬迁,成立瓦拉干养路工
区,1992年5月,撤销绣峰桥梁工区,成立塔河桥梁二工区。段内行政设办公室、人事室、技
术室、财务室、材料室、企管办、教育室、安全室、生产室等9个室,下设13个车间45个班组,
职工678人。

  主要承担嫩林线367公里至520公里,塔韩支线0公里至117.88公里,共计正线271.88公里,
站线54.45公里,专用线30.13公里,道岔234组,桥梁50座,涵236座,隧道6座的养护维修任
务,此外代维修桥4座、涵257座。固定资产原值24962.20 万元。1988—1992年连续5年获铁道
部安全优质段称号。

  1970年建段时,养路机械设备只有车床一台,运输工具2台,1974年,成立机械化大工区,
大型养路机械逐年增加,到1992年末,有各种养路机具92台。其中液压捣固机48台,锻压设备
5台,重型轨道车8台,桥检车1台,切削车床11台,发电机组26台,轻型轨道车16台,吊车1台,
实现养路机械化。

  四、塔河电务段

  塔河电务段建于1970年4月,同年1o月成立段革命委员会,设政工、生产、后勤3个组,下
设4个车间,28个班组,职工179人。主要担负林海至樟岭和呼中支线计322.56公里通信电线路
和19个站通信、信号设备养护维修任务及报话业务。1971年,嫩林线平岚以北划归塔河电务段,
管辖范围增到443.11公里,全段共8个车间,35个班组,职工254人,9月成立段党总支。1973年
段内行政设人事、技术、计财、材料、调度、总务、人保等7个室,下设12个领工区(车间),45
个班组,职工285人。1975年,段管范围发生变化,嫩林线林海至平岚和呼中支线移交给加格达
奇电务段;接收樟岭至古莲段,全段管辖通信电线路总长315.64公里,在劲涛成立分段,全段
下设13个车间(分段),39个班组,264名职工,固定资产原值646万元。1980年,段党总支改为
基层党委。1987年12月,开通塔(河)十(八站)线,通信电线路增到381.96公里。

  1992年末,段内行政设通信、信号技术室、安全调度室、人事、财务、材料、教育、人保、
办公室等股室,下设15个领工区(车间)、54个班组,有职工312人。固定资产原值1911.00万元。

  塔河电务段位于塔河车站北300米处,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主要担负嫩林线林海站上行
预告信号机外至古莲站和塔韩线,共441.56公里通信电线路,29个站通信、信号设备更新改造,
大、中修任务和报话业务。

  1970年建段初期,通信设备简陋,塔河、林海、盘古碧水地区通信均为磁石式人工交换机
(50门)。同年底,开通塔河地区200门步进制自动总机,对加格达奇开通3路载波机,电报机械
为音响电报机,区段通信使用选别器。1974年对管内通信设备进行更新改造,增设塔河至加格
达奇6路长途自动接续机,同年10月,各站电话分机改为集中电话机。1983年5月,对管内通信
电线路分段进行改造,由素材杆木横担,全部换成水泥杆铁横担,1987年1O月结束。1984年11
月开通使用电传电报机,1985年10月,塔河通信楼新建工程竣工交付使用。塔河地区200门步
进制自动总机改为纵横自动交换机400门,开口式蓄电池换成防酸隔爆式电池。1988年11月,
盘古增音站交付使用,配有防酸隔爆电池2组,交直流配电盘各1面,1989年8月,将准电子交
换机更换为200门纵横自动交换机。同年11月开通新林至古莲站无线列调,新增车站、机车、
车长电台224台。1990年11月,塔河至加格达奇BZ12路换为ZDM12路载波机,塔河至加格达奇,
塔河至劲涛CZ—1型长途自动接续机换成CZ—2型。1991年10月,塔河地区交换增容200门。

  1970年建段初期,塔河电务段信号设备陈旧落后,管内29个站中,仅有塔河、林海站使用
8004型色灯电锁器联锁,21个站使用8001臂板电锁器联锁,其余6站为无联锁设备。林海至樟
岭段为64D单线半自动闭塞,林海至碧水段使用路签闭塞。为保证行车安全,1975年5月开始,
对管内信号设备逐年进行更新改造,1984年,完成塔河站大站电气集中工程,到1988年9月,
塔尔根等16站全部由8001臂板电锁器改造为8505色灯电锁器联锁。到1992年以后富乐等9站800
1臂板电锁器联锁改造为8082色灯电锁器联锁。至此,管内全部实现色灯电锁器联锁。

  五、塔河车辆段

  位于塔河车站西南侧,占地8.7万平方米。主要承担嫩林线林海至古莲及塔韩线列车通过
修、货车轴检及货车辅修等检修任务。1991年获局精神文明建设标兵单位。

  塔河车辆段前身为加格达奇车辆段塔河列检车间。1984年6月起筹建塔河车辆段,设筹备
组,1985年1O月,塔河车辆段正式成立,设劳动人事、财务、技术、保卫等4 个股室。下设3
个车间,15个生产班组,职工总数146人。固定资产3.5万元。1987年7月,增设十八站列检所。
1992年底,该段设劳动人事、财务、安全调度、技术、材料5个股室,下设3个车间,20个班
组,职工297人,固定资产220.00万元。

  1985年,建段初期设2线、8台位面积1 512平方米站修库1座,机械动力设备42 台。1992
年末,段内线路增至4条,总有效长1 529米,库内修车线2条,长168米,站修台位8个,生产
房屋总面积6866.4平方米,机械动力设备增至73台。

  1985—1992年主要生产指标完成情况:辅修4 868辆,轴检4 524辆,临修4 728辆,通过
修3 869 941辆,列车队维修6 031 360辆。

  六、塔河铁路医院

  位于塔河县塔河镇中央大街、塔河车站东500米处,占地面积5479平方米。1970 年4月建
立,为铁路沿线医院。主要担负塔河地区和嫩林线大乌苏—古莲、塔韩线7个站段26个站区2万
余名职工家属的医疗、预防、计划生育、初级卫生保健等任务。

  设人事室、财务室、医务室、总务室、内儿科、外妇科、保健科、药剂科、多经办等9个
科室,下属新林、十八站、韩家园、盘古、西林吉、劲涛等6个卫生所和塔河机务段保健站。
有职工19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