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服 装

第二节 服 装




  各族人民由于生活习惯不同,居住条件,生活条件不同,服装也不尽相同。清末、民国时
期贫富衣着差别很大。贫苦者穿粗布、土布,夏天戴草帽,脚穿布鞋,冬天穿着粗布棉袄、棉
裤,腰系布带,头戴狗皮帽、兔皮帽、四块瓦式毡帽,穿乌拉鞋,戴手闷子、套袖。富贵人家
多穿着绸缎呢绒外套、长袍、马褂、坎肩,春秋戴礼帽、毡帽,冬天戴狐狸皮、貉皮、水獭皮
等帽子,穿各种皮鞋等。官吏们多着制式服装、中山装、亦穿长袍、马褂、洋服等,戴礼帽,
穿皮鞋。女子多穿旗袍、高跟鞋,戴金耳环、金镯子、银手饰等。

  日伪时期,东北人民沦为亡国奴,劳动人民生活极端贫困,均沿清朝、中华民国时期习俗,
穿粗布便衣为主,多为青、蓝色等,公职人员规定一律穿“协和服”,戴协和帽或战斗帽,穿
皮鞋、皮靴。军队、警察等均穿制服、皮鞋。官吏眷属穿旗袍、高跟鞋。富豪人家穿西装革履、
冬着皮大衣、皮大敞,戴狐狸皮、貉皮、水獭皮等帽,穿皮鞋、皮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服装不断发生变化,50年代至60年代,
城乡人民以穿各种棉布为主,脚穿布鞋。“文化大革命”时期,男女老幼清一色穿着黄、蓝、
青、灰等颜色的布料服装,戴解放帽、前进帽等,脚穿布鞋、解放鞋、皮鞋等。青年男女身着
黄色“军服”,戴军帽,挎军用背包。70年代以来,城乡人民以穿着棉布与各种化纤布为主,
价格便宜、美观大方、挺阔舒适,条件好的家庭,穿毛花大呢、平纹雪呢制服,少数人家有毛
衣、毛裤。夏天穿塑料凉鞋、皮鞋、塑料底布鞋、球鞋、解放鞋等。冬天脚穿棉布鞋、棉胶鞋、
棉皮鞋、毛大头鞋等。进入80年代后,城乡干部、职工多着西装,青年男女穿着西式裤、喇叭
裤、牛仔裤、港衫等,各式呢子大衣、各式羽绒服、人造纤毛织品增多,花色品种多种多样。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城乡人民的收入不断增加,衣着发生了显著变化。男式服装花样翻
新、款式新颖、质地优良,供选择的余地加大。80年代后期,戴旱獭帽、猞鼠帽和其他较高级
的皮毛帽子日益增多。男女购买各种各类皮夹克、皮大衣者骤增。尤其是女式服装花色繁多、
品种齐全、千姿百态,倍受睛睐。姑娘们穿着各色花样的裙子、连衣裙、旗袍,穿高跟鞋,烫
发,戴金银手饰逐年增多,漂亮的纱巾、绒巾应有尽有,中小学生一律着学校统一制作的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