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地貌

第二节 地貌


地貌形态是地质构造内外营力长期作用的结果,由于爱辉县位于小兴安岭隆起带的西北
端,东南部又系结雅——布列亚凹陷(黑河盆地)边缘,小兴安岭由北向南绵亘于全境的中西
部,使爱辉县地势形成中部高,两侧低,西部与北部高,东南部低。根据全县地势特点和地
貌特征,可以划分为如下四个主要地貌区:
一、沿江平原区
本区包括黑龙江沿岸平原、公别拉河与法别拉河下游沿岸平原,以黑龙江沿岸平原较为
宽阔。黑河西北部以上,由于嘎丛山脉余丘直抵江边,平原狭窄,并多断续性的小块平原。
黑河以下幅度逐渐增宽,宽达数公里至十几公里,由明显的三级阶地组成。一级阶地高出黑
龙江面10米上下,是耕地和居民点分布集中区域,阶地之下为黑龙江漫滩,枯水时暴露于江
边或江心,夏季常为洪水淹没;二级阶地高出江面20-40米,也多辟为耕地;三级阶地高出
江面60-80米左右,尚未充分利用。本区的海拔高度均在200米以下,各级阶地起伏较缓,地
势平坦。由于开发历史较久,此区是爱辉县重要的农业基地。
二、岭东丘陵河谷区
本区位于小兴安岭东北坡,是小兴安岭向黑龙江沿岸平原过渡的山麓地带。海拔高度20
0-500米,多为河流切割的谷地和相对高度100-200米左右的丘陵,地势起伏较大,多为天
然次生的柞桦树林所覆盖。河谷两侧的阶地漫岗,多被垦为耕地,也是爱辉县的主要农业区

三、岭上低山区(亦叫小兴安岭山地区)
本区位于小兴安岭岭脊及两侧,是小兴安岭山地西北端的主体部分,海拔高度在500-8
50米,海拔500米以上的山体,近70多座均分布在这里,为黑龙江、嫩江两流域河流的分水岭
。山与山之间的相对高度在200-500米左右,最高峰大黑山的海拔高度为867米。本区几乎全
被森林所覆盖,82%的林场分布在本区,是爱辉县重要的林业生产基地。此外,山间谷地里有
零星荒原、大量草沟、草坡,可利用来发展畜牧业生产。
四、岭西丘陵漫岗区
本区位于小兴安岭岭脊西麓,是小兴安岭向松嫩平原过渡地带的一部分,海拔高度在40
0-500米之间,地势波状起伏,多宽谷平岗,森林覆盖率达53%,有大量荒原草地,目前正在
开发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