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沙俄穆拉维约夫的武装入侵
第四节 沙俄穆拉维约夫的武装入侵
1840年(道光二十年)鸦片战争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用武力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从此
,中国一步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在列强瓜分中国的过程中,沙皇俄国除取得其它
列强在华的同样特权外,还使用武力侵占我国黑龙江流域,割占我国大片领土,在这场罪恶
的侵略活动中,沙俄东西伯利亚总督穆拉维约夫充当了急先锋。
1854年(咸丰四年)3月下旬,穆拉维约夫派札博林斯基携带给理藩院咨文前往北京。咨文
诡称:为了“防范敌人(指英国)占据我国东部岛屿与大陆领土”,他奉沙皇之命,率领军队
取道黑龙江,赶赴太平洋,希望清朝政府不要“误会”(巴尔苏科夫:《穆拉维约夫·阿穆尔
斯基伯爵》,第2卷,第114-115页。)。穆拉维约夫不等清朝政府答复,便来到前往航行的
起点站——石勒喀河畔的小村镇石勒喀札沃德。石勒喀河上早已停泊了为侵略者准备的“额
尔古纳号”轮船和76艘载货大划船(涅维尔斯科伊:《俄国海军军官在俄国远东的功勋》第2
87页。)。
同年5月26日,穆拉维约夫正式发布入侵黑龙江的出征令,随即亲自率领由第十三、十四
、十五西伯利亚边防营组成的远征军近千名,携带火炮、枪枝、弹药和其它军需物资,分乘
“额尔古纳号”轮船等70只船、筏顺石勒喀河下驶。随行的还有俄国地理学会东西伯利亚分
会的一些会员。当船队驶进黑龙江时,哥萨克兵全体肃立,脱帽,划十字。穆拉维约夫贪婪
的舀了一杯黑龙江水,向士兵们祝贺侵入黑龙江的开端。沙俄武装船队到达雅克萨城时,穆
拉维约夫第一个跳上河岸,跑到早已被平毁的哥萨克城堡阿尔巴津的废墟上,凭吊早年沙俄
侵略者的亡魂。
6月9日沙俄武装船队驶近爱辉。“穆拉维约夫在结雅河口停泊过夜,派遣文官斯维尔别
耶夫和瑟切夫斯基驾小船前行。斯维尔别耶夫和瑟切夫斯基把发往北京的咨文抄件,呈送给
当时代行爱辉守城官职务的梅勒章京(副都统)胡逊布。爱辉守城官当时尚未接到本国政府关
于俄国人意欲沿阿穆尔河(黑龙江)航行的通知,因此宣称不能允许俄国船队经该城通行。”
(瓦西里耶夫:《外贝加尔哥萨克》第3卷,第59页。)次日穆拉维约夫亲自前来爱辉,准备同
胡逊布“交涉”,同时窥探当地守军虚实。临行前,他指示卡尔萨科夫,如果中国方面不放
行,“一俟得到他的命令,立即攻城。”俄船驶近南岸后,胡逊布等上船诘问。穆拉维约夫
蛮不讲理,硬说“本属东面各岛,被英吉利侵占”,他奉命由黑龙江“抄近前往……今不放
行,殊非取和之道。”并表示俄船决不退回。胡逊布“坚决不许经过。”穆拉维约夫不听劝
阻,命令俄船强行通过(《咸丰朝筹办夷务始末》卷8,页58。瓦西里耶夫:《外贝加尔哥萨
克》第3卷,第60页。)。
俄船通过爱辉后,最后于6月24日、25日陆续驶抵黑龙江下游阔吞屯,随即将大多数俄军
部署在阔吞屯、庙街至克默尔湾一带,“占据村屯”,“砍木垫道,烧砖盖房,打铁练兵,
沿江摆列钢炮”,实行野蛮的军事统治。10月穆拉维约夫返回伊尔库次克。
为了在黑龙江沿岸实行屯田占地、运输给养,1855年(咸丰五年)5月仍由穆拉维约夫率领
,第二次非法武装航行黑龙江。这次入侵共出动哥萨克军3,000人,分乘120余艘船只,分3
批陆续出发,随行的有481名哥萨克“移民”,和以马克为首的俄国地理学会西伯利亚分会的
“黑龙江考察队”及一些西伯利亚商人。运送的主要物资是供加强尼古拉耶夫斯克各炮台火
力用的要塞重炮,此外还有大批弹药、粮食和牲畜。首批俄船闯入黑龙江后,于5月27日到达
爱辉附近。署黑龙江副都统、协领富勒洪阿等登船拦阻,面见穆拉维约夫,“将钦奉谕旨剀
切晓谕,告以令其由外海行走,不准由内江行驶。”穆拉维约夫置之不理,强行启碇东行(《
咸丰朝筹办夷务始末》卷10,页35-36。)。
披着科学家外衣的马克这次黑龙江之行,窃取了大量的我国黑龙江沿岸军事、政治、经
济、文化方面的情报。在他返回的路程中,经过大黑河屯时,曾在这里过了夜。当地居民还
赠送给这帮侵略者黑琴鸡、田鸡、黄瓜、烟叶等礼物。马克还在爱辉城逗留了很长时间,当
地政府热情地款待了他们,可是这伙侵略者却偷偷地画下了爱辉要塞图,途经头道沟、二道
沟、三道沟、四道沟、五道沟等村落时,偷偷地记下了停泊在港湾里的船舶数。
为了全面占领黑龙江流域,在穆拉维约夫的精心策划下,沙俄政府又组织了第三次非法
武装入侵黑龙江。1856年(咸丰六年)5月卡尔萨科夫在穆拉维约夫指挥下,率领大小船只120
余艘,运载哥萨克军1,660名及大批牲畜、军需物资,分3批从石勒喀河侵入黑龙江。6月2日
卡尔萨科夫由10只大船、1艘炮船和“希望”号组成的俄国船队驶近爱辉城对岸,卡尔萨科夫
来到爱辉城,狂妄地通知爱辉副都统魁福说:“……除整个夏天都由我方船只往返外,我国
部队也要从阿穆尔河口返回上游,为此总督命令在阿穆尔左岸若干地方贮备粮食,派人保护
并在必要时给予过往船只部队以帮助。”魁福拒绝了这种无理要求。卡尔萨科夫还威胁说:
阿穆尔河口约有军队1万人,今年还要派5千人左右。并提出要在结雅河口(精奇里江口)建立
结雅哨所,并在此地驻扎500人。此后不久,沙俄便在黑龙江沿岸设立了库马拉哨所(在呼玛
河口对岸)、结雅哨所(海兰泡附近)、兴安哨所(今苏联帕什科夫北面)。结雅哨所,即海兰泡
(今苏联布拉戈维申斯克市前身),原来在此地附近黑龙江与精奇里江汇合处,有我国一个黄
河屯,此屯因地势低洼,仅有一、二户居民耕种。爱辉副都统魁福对沙俄在我领土建立结雅
哨所,曾派员进行劝阻,沙俄军官希尔科夫斯基奉命狡辩地说:各处粮房是暂时搭盖的,秋
后就拆除。但是沙俄说话从来是不算数的。8月20日穆拉维约夫下令:黑龙江左岸各哨所沙俄
侵略军一律留在“原地过冬”,待明年首次航行时,将他们的家眷,全部家产也迁去,使他
们在该地定居下来。接着他又命令卡尔萨科夫建立哥萨克团,并命令卡尔萨科夫所辖步兵、
骑兵、炮兵处于战备状态,准备从陆路出兵中国。
沙俄政府对于穆拉维约夫抢占黑龙江以北地区的行动十分欣赏,并坚决支持向黑龙江左
岸大规模进行军事殖民。1857年(咸丰七年)5月底6月初,在穆拉维约夫和卡尔萨科夫的指挥
下,大批沙俄哥萨克及其家属,一些俄国商人和“科学家”,分批从石勒喀札沃德出发,第
四次武装入侵中国黑龙江。6月中旬,哥萨克军主力七、八百人,在亚兹科夫少校率领下,不
顾清朝官员的劝阻,由黑龙江上游到达目的地结雅哨所。入侵者一面就地建造营房,屯兵驻
守,“演练枪炮”,并在海兰泡架设大炮,对爱辉军民进行威胁;一面派先遣部队抢占我国
黑龙江上、中游左岸的重要据点,为后续部队铺平道路。不仅如此,穆拉维约夫还断然宣布
:“从明年航期开始,凡留在左岸的居民,均属我国管辖。因此,不愿受我国管辖者,皆应
及时迁到阿穆尔右岸。”还命令他的部下“只要对方稍有不友好的表现或者集结兵力,分区
司令就要进兵右岸,收缴他们的一切武器,并在城内派驻军队和炮队。”穆拉维约夫还命令
“假如瑷珲城对面的所有村庄全部迁走,那就派遣一个整连驻扎在该城对面的各个村庄里。
”(巴尔苏科夫:《穆拉维约夫·阿穆尔斯基伯爵》第1卷,第491页。)就这样,沙俄利用第
二次鸦片战争的时机,于1857年(咸丰七年)又侵占了我国黑龙江中上游左岸大片土地。在同
一年通航期,又向黑龙江流域“移民”2,400余名,其中包括被释放的苦役犯1,000名,到
这一年年末黑龙江北岸的俄国移民已达6,000人。同时,由于在松花江、乌苏里江口强行建
立了军事哨所,这就把黑龙江上中游左岸所占领区和1857年以前占领的黑龙江下游地区连成
了一片,造成了由哥萨克定居黑龙江的事实。
清朝政府对于穆拉维约夫侵略行径曾多次提出抗议,爱辉副都统魁福就曾照会穆拉维约
夫说:“总督!你有伤两国友好,四年之间竟由黑龙江上下往来,且于海兰泡建造许多房屋
,究欲何为?”并要求穆拉维约夫“你等应将人众早为撤回,以全和好。”(巴尔苏科夫:《
穆拉维约夫·阿穆尔斯基伯爵》第1卷,第5-9页。)黑龙江将军奕山、清朝政府理藩院也曾
向俄国政府发出照会,要求沙俄政府从海兰泡、阔吞屯等地撤兵,但这对于侵略成性的沙俄
政府都无济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