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流通
第二章 货币 管理
第一节 流通
清朝时期,区内主要流通的货币是白银和铜钱。白银:大者制成元宝,散碎者以两、钱
为计算单位。铜钱:为清朝时期由各省铸造的铜币,黑龙江省制造的称为江钱(因外圆函方,
又叫方孔钱),有吊、文之分。白银和铜钱的换算单位经常波动,两种货币同时流通。与此同
时,在区内流通的货币还有江大洋、官帖、铜元、商铺帖子和羌帖(卢布)等。江大洋:为黑
龙江省发行的纸币银元券,主币面值有1元、5元、10元3种,辅币有5角、2角、1角3种;官帖
:为黑龙江省广信公司发行的纸币,面额有1吊、2吊、3吊、5吊、10吊、50吊、100吊7种,
可兑换铜钱和银元,因当时币制混乱,发行几年即跌价,公私均受其害;铜元:为清末发行
的圆形无孔铜铸币,20文、10文、5文、2文4种,流通量以每枚值10文为最多。100枚值10文
的铜钱可兑换银元1元,32枚可兑换铜钱1吊;商帖:由瑷珲、黑河等地较为富庶的商家大铺
发行,起货币作用。发行帖子的商铺,要按照帖子票面记载的金额,兑现白银和铜钱;羌帖
:光绪初年,瑷珲商贾皆用俄帖(羌帖),华商购买货物必须以银易购,始可易货,以致边界
数百里,俄帖充溢不下数百万。羌帖以卢布为单位,自清末至民国初年,为瑷珲区域流通的
主要货币。羌帖可兑换白银和大洋。但兑换率经济波动,开始流通时每卢布可兑换白银6-7
钱。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俄币跌价,中国大洋可易羌帖5-6卢布不等,致使瑷珲人民蒙受巨
大损失。1920年(民国五年)羌帖在瑷珲区域内废止。
清末至民国期间,区内通行的货币有银元和银元票两种。银元:为全国通用的本位货币
,又称现大洋,每枚重7钱2分,以元为主币,5角、2角、1角为辅币。区内有1912年铸造的孙
中山开国纪念币和1914年铸造的袁世凯头像币。银元票:又称江大洋,是由黑龙江省的各金
融机构相继发行的竖形纸币。票面有1角、2角、5角、1元、5元、10元6种。元以上为主币,
以下为辅币,凭票面数额可兑换等量的银元。银元票又分大小两种,小银元票12角易大银元
票1元。瑷珲县内流通的多为小银元票,又称小洋票。同期,瑷珲商会为解决地方辅币不足,
曾发行过一种辅币(又称私帖),有1分、3分、10分、30分等数种。黑河通济银行受瑷珲县商
会委托,也曾发行过黑河通用兑换券,有50分、10分、5分3种。这两种辅币仅在瑷珲县境内
通用,不久即被省财政厅饬令收回。1919年(民国八年),还曾发行过印有“黑河”字样、只
许在黑河流通的江大洋。但因银元票滥发无度,使币值日低、物价上涨,数月后即被停止使
用。
1932年4月(伪满大同元年),马占山将军将黑龙江省政府迁至黑河后,即印刷、发行169
.4万元的银元票,称为“马大洋”,流通于嫩江、黑河及沿江等地。1933年(大同二年)伪满
中央银行成立,开始回收旧币。同时,发行伪满洲国国币。伪国币5角以上是纸币,以下为硬
币。票面有5角、1元、5元、10元、100元5种。同期,日本人、朝鲜人开设的银行还发行金票
,120元金票兑换100元伪国币,金票仅限于日本人使用,1946年4月停止流通。
1945年9月,苏联红军黑河卫戍司令部发行了红军票,作为货币在黑河流通一年。1946年
9月初,东北银行黑河地区办事处开业,并在全区发行东北流通券。其票面分100元、10元、
5元、1元4种,并以6元兑换10元红军票。同年,为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缓和财经困难,支
援剿匪斗争,还发行了黑河地方流通券,与东北流通券等价流通。1949年4月1日,中国人民
银行为稳定币制,促进经济发展,开始发行人民币,面额有1元、5元、10元、50元4种(此币
只通行2年)。同时,按照国家规定比值收兑各种旧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1951年4月,开始发行唯一合法的新中国货币——人民币。其
面额主币有1万元、5万元、辅币有1佰元、2佰元、5佰元、1仟元、5仟元等(后称旧人民币)。
新币发行同时,开始收兑东北流通券(以9.5元东北流通券兑换1万元人民币)。1955年全国币
制改革,开始发行以元为单位的新人民币。地区中心支行在全区各县设点,投放主币1元、2
元、3元、5元,辅币1分、2分、5分、1角、2角、5角共10种面额的人民币,并以1∶1万的比
值收兑旧人民币。1957年在全区又增发了面额10元的主币和1分、2分、5分3种镍铸硬辅币。
1964年,中国人民银行限期收回苏联代印的3元、5元、10元3种币券,改为流通国版币券
。1980年4月15日起,发行1元、5角、2角、1角4种金属硬币。
1984年10月1日,国家在区内发行建国35年金属纪念币1套(3枚),面额1元。1984和1985
(农历甲子、乙丑年)又在区内发行没有面值的鼠年、牛年金属纪念币(每枚售价2元)。1982-
1985年5月,先后对外发行含金量99.9%的熊猫金属币,每枚最高面额1000元,各县(市)投放
量极少。1985-1992年,全区货币净投放量为453037.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