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战事纪略
第五章 战事纪略
一、抗日联军夜袭松树沟日军守备队伪满康德3年(1936年)12月,赵尚志领导的东北抗日
联军第三军第五师师长景永安率领部队攻克伪佛山县(今嘉荫县)后,又与伪乌云、奇克、逊
河三县的日、伪军周旋,突破敌人重重包围,于次年一二月间转入逊河县境内,决定袭击驻
松树沟村的日伪军警据点。
据点内,有日军守备队的1个小队,伪军的1个排,以及松树沟警察署长戴凤呜带领的7名
伪警察和十几名自卫团员,兵力较空虚。一天深夜,抗联部队80多人乘虚而入,三面包围了
松树沟伪警察署,摸掉岗哨,占领了有力地势。枪声一响,日伪军警乱作一团,胡乱还击。
这时,已抢占制高点的抗日联军,以手榴弹和重机枪等重火力将敌人分割成三部分。一个排
的伪军被堵在炮台里,伪警察和自卫团在戴凤呜的指挥下退缩到战壕里,只有日军守备队疯
狂顽抗还击。抗日联军在不断缩小包围圈的同时,将位于伪警察署西侧的伪警长阎基烈的住
房点燃,熊熊大火照亮了整个战场,把日伪军警兵力部署全部暴露在明处。抗日联军先后击
毙了日军的2名机枪射手,不断向敌人逼进。黎明前的黑暗时刻,日军突围,向逊河方向潜逃
。
拂晓时战斗结束,这一仗,打死日军3名,打伤2名,生俘伪自卫团团长杨福增(后释放)
,缴获了一批武器装备。抗联部队一位排长不幸牺牲。当伪军主力部队赶来增援时,抗联部
队已撤离多时。这一战斗,唤起了全县民众抗日救亡的必胜信念。
二、苏日干岔子岛之战
干岔子岛,位于干岔子乡政府驻地北郊,黑龙江主航道右侧。
伪满康德4年(1937年)6月19日晨4时许,20名苏军官兵乘警备艇登上干岔子岛,驱赶伪满
洲国设置的航标灯灯夫离岛。同日,苏军官兵约40名又在干岔子岛境内王阿木河岛登陆,驱
赶在岛上从事淘金的人员。23日,苏军十几艘炮艇封锁了王阿木河岛北侧的黑龙江水域,完
全控制了干岔子岛和王阿木河岛。24日,日本侵华关东军司令官植田谦吉命令日军某部第一
师团进入战备状态,将步兵、炮兵各1个大队及工兵1个中队部署在黑龙江沿岸。同时,驻扎
在阿穆尔州的苏军3个步兵师,也开始向干岔子岛和王阿木河岛对岸移动,出现苏日两军对峙
状态。30日下午,3艘苏军炮艇进入干岔子岛南侧水域,向驻守在岸边的日军猛烈射击。日军
当即还击,击沉苏军炮艇1艘,击伤1艘。
7月1日,日本帝国驻苏联大使重光就这一事件同苏联政府交涉,要求苏军撤离两岛。翌
日,苏方在取得日方赔偿炮艇条件下,5日,进入两岛的苏军全部撤回。
三、挺匪偷袭翟家店
1945年12月中旬,中共孙吴县工委根据逊河维持会的要求,派干部顾延龄为逊克县县长
,率领18名战士到逊河接收政权。到达逊河后,暂住翟家店,并开了群众大会,着手人民政
府的筹建工作。
共产党派干部接收逊克之事,被盘踞在孙吴境内的挺进军混成第六旅旅长康崇刚得知后
,立即派胞弟康崇仪赶到逊河,向挺匪第二十团团长金焕章传达旅部关于对顾县长一行予以
歼灭的命令,并与金焕章、李双福等匪首共同密谋制定了攻打翟家店的行动方案。第二天,
即顾县长到逊河的第五天深夜,以挺匪二十团第三营为主力包围了翟家店。顾县长一行遭到
偷袭,立即奋起还击,由于寡不抵众,在激战中12名战士牺牲,顾县长及6名战士被俘。
挺匪袭击翟家店得手后,匪首金焕章决定乘势去孙吴攻打人民自治军,扬言要在孙吴过
新年。1945年12月17日晨,匪帮临开拔之同时,竟将6名被俘战士枪杀,宣称为一名阵亡的匪
徒“祭灵”。
匪帮进攻孙吴失败,伤亡惨重,败回逊河后,匪首们恼羞成怒,将顾延龄县长秘密杀害
。
四、老西窝铺大捷
老西窝铺(今干岔子乡胜利村),位于逊克县与孙吴县交界附近,是黑河通往逊河、奇克
沿江公路上的三岔口。挺匪帮为阻止黑河地区人民自治军接收逊克,以刘山东为首的挺匪军
第二十团驻扎此地,以成伏击之势。
1946年5月30日,黑龙江省军区副司令员王钧率省警备三旅九团、二旅骑兵团、黑河军分
区警卫营等近2000名指战员组成剿匪部队,同时还有已受命组建的中共逊克县委、县政府的
主要领导人丁逢水、焦化南等人,进驻距老西窝铺18里的何地营子屯和嘎牛户屯。
6月11日,剿匪部队派1个连佯攻匪帮阵地,进行火力侦察后,指挥部决定:由邢奎团长
率九团,从黑龙江水路偷袭老西窝铺。当天傍晚,从俘获的一个匪军探子口供中,掌握了敌
人的布防情况和联络信号。趁夜幕,九团指战员乘大小舢舨顺江而下,登陆后,直插老西窝
铺东门。12日凌晨3点钟,王钧司令员下达总攻命令,用炮火摧毁了敌人的前沿工事。正在睡
梦中的挺匪军乱作一团,争先恐后往炮楼里钻,邢奎团长指挥重机枪排,以猛烈火力封锁了
敌人的退路。驻守南门两侧炮楼里的匪徒用机枪向外扫射,进行顽抗。剿匪部队以密集火力
将敌人压住,并向匪军喊话,要他们投降。匪军见势不妙,纷纷从西门狼狈逃窜。有7名残匪
,沿着河沿企图逃往干岔子,惊恐中被我军看守船只的一位管理员生擒。攻占老西窝铺后,
预见敌人将进行反扑,立即利用有利地势,做好战斗准备。不出所料,匪军马队从西山迂回
村南进行反扑,被强大火力击退。同时,二旅骑兵团和黑河军分区警卫营的部分兵力,在黄
殿章教导员率领下,从何地营子奔到老西窝铺南山,出其不意袭击了留守在这一制高点上的
部分匪军,并用“六○”炮轰散了敌人拴在山头后面的战马。6月13日,战斗结束,彻底摧毁
了匪帮企图扼守老西窝铺、阻止剿匪部队进入逊河、奇克的梦想。
这次战斗,剿匪部队牺牲3人,击毙匪徒20人,打伤多人,俘虏30人(其中车夫14名),经
教育后全部释放。缴获了一批枪支弹药。翌日,干岔子维持会及其武装主动向剿匪部队缴械
投降。
老西窝铺大捷,打开了解放逊克县的门户,我剿匪部队兵分两路,顺利地进驻逊河、奇
克,逊克县彻底解放。
五、奇克保卫战
1946年6月14日,剿匪部队二旅骑兵团进军奇克,一枪未放解放了奇克。原奇克维持会公
安队在队长曾桂山率领下,逃窜于老西地营子、车陆一带。
6月16日,二旅骑兵团奉命调离奇克,将防务移交给步兵三旅九团第八连,由营教导员阎
思聪带领八连部分兵力驻守奇克。逊克县公安大队,在县委组织部长兼公安大队政治部主任
刘公魁率领下驻公安局院内。黑龙江省军分区参谋处副官处处长、警卫团政委陈伯川留驻奇
克,并负责全面工作。
奇克维持会会长刘居道、维持会公安局长高春和,以劝降维持会公安队为由,与逃窜在
车陆的公安大队长曾桂山密谋,制定了暂时投降、待机行事的方针。6月19日,曾桂山率部回
奇克投降。受降后,在如何处理这支投降队伍的问题上,陈伯川与阎思聪、刘公魁等发生了
分歧,阎、刘主张先缴械后改编,陈伯川认为先缴械不符合政策。最后陈伯川以最高负责人
身份作出“不缴械,就地改编”的决定。这一决定虽遭驻逊河的省军区副司令员王钧和县委
书记丁逢水的反对,但陈伯川仍按个人决定执行,为保卫奇克埋下了隐患。6月20日,刘居道
、高春和密约刘山东匪帮包围了奇克。匪帮头目李双茂等潜入奇克同曾桂山秘密商定,采取
里应外合的手段,于当天夜间攻入了奇克。
21日凌晨,驻守奇克的各武装部队集结于公安局院内,凭借围墙、炮台和小楼等工事,
以猛烈火力,几次压住了匪帮的猖狂进攻。匪徒们利用公安局路北的一幢草房为掩体,用机
枪猛烈还击,这一火力点对奇克守军造成极大威胁。公安大队指挥员刘公魁在指挥并亲自参
加拔除匪帮火力点战斗中,不幸中弹,壮烈牺牲。
刘公魁牺牲后,由阎思聪指挥战斗。6月22日拂晓,全部兵力集中于小楼内,四面布置机
枪火力,凭高固守,与匪帮僵持了一个白天。入夜,经研究认为,敌众我寡,不宜持久,决
定突围。在机枪、手榴弹的猛烈火力掩护下,分3批从公安局南门突围,撤往逊河与主力部队
汇合。
这次保卫战剿匪部队共牺牲11人,陈伯川被匪帮挟持数日,后放回。匪帮盘踞奇克数日
,当闻讯主力部队进剿时,仓惶逃窜。
六、沾河达反伏击战
1946年6月20日,刘山东匪帮袭击奇克得手,在奇克盘踞数日后,窜入松树沟一带,原新
四军三师特务团派出一个营的兵力,由逊河开往松树沟进行围剿。挺匪帮又逃窜到逊河境内
的沾河达村一带,占踞了山上的制高点,企图凭险设伏顽抗。
1946年7月6日,我剿匪部队侦得敌情后,立即派团长郑桂卿率领的特务团和一个骑兵大
队前往堵击。在距沾河达20多公里的浦拉口子屯略作休息后,特务团步兵先行一步,沿着山
谷草地向匪军据点挺进。
匪帮在山上听到剿匪部队的军号声,立即在部队将要通过的一片开阔地两侧的山坡上设
伏,居高临下形成伏击阵势。
下午3时许,特务团进入了敌人的伏击圈内,匪军鄂伦春独立营营长莫东生呜枪,发起攻
击信号,随即,轻重机枪、榴弹炮、掷弹筒、步枪一齐向山下射击,形势十分严重。
特务团是一支久经沙场、身经百战、有着丰富战斗经验的老部队。当敌人火力疯狂扫射
时,战士们机智地利用草丛、灌木及有利地形隐蔽起来。团首长部署兵力待命反攻,并派通
讯员通知骑兵大队从敌后包抄,做好前后夹击的战斗准备。
匪军盲目射击半个多小时,以为特务团陷入伏击圈内已无力还击,便开始喊话。与此同
时,特务团也喊起话来,敌人听到喊话全是南方口音,知道自己对手是不可战胜的关内“老
八路”,嚣张气焰大减。正当匪帮不知所措之际,特务团郑团长一声令下,2门迫击炮、1门
小钢炮、36挺轻机枪和5挺重机枪一齐开火,随之,吹起了冲锋号,担任主攻的2个连的战士
们端着冲锋枪向匪帮阵地发起了冲锋,枪炮声、喊杀声回荡在沟谷之中。
特务团骑兵大队接到出击命令后,立即从右翼包抄了敌人的后路。骑兵大队的突然出现
,打得敌人措手不及,立时乱了阵营,丢下武器,爬上马背夺路而逃。骑兵在敌群中横冲直
撞,杀声震天,跑得慢的匪徒不断中弹落马。
这次战斗击毙、击伤敌人60多人,俘虏30多人,缴获迫击炮3门,重机枪6挺,高射机枪
2挺,轻机枪2挺,步枪、手枪30余支以及各式弹药、马匹、粮食等军用物资。特务团伤亡人
数无确切资料可考,有说20余人的,也有说70余人的。
这次战斗,对转变剿匪局势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首先,打掉了敌人的重武器,削弱了
挺匪军的装备实力;其次,使挺匪的兵力大减,军心涣散,战后有很多人下山向人民政府自
首登记,为彻底扫除地方匪患打开了可喜的局面。
七、双河镇剿匪战
1946年冬,刘山东匪帮窜入嘉荫、萝北,攻陷萝北县城凤翔,枪杀县长,掠夺百姓财物
。经合江部队堵击追剿,无路可走,窜返逊河老巢双河镇村。
1946年12月28日,驻防逊河的黑龙江省军区警备三旅十团,派驻地新发展的地下党员,
以走亲串友为掩护,去双河镇进行侦察。
十团团长祝平安依据侦察到的敌情,决定出击双河镇。布置1个连于双河镇村南,祝团长
率机炮连和三连从双河镇西面发起攻击,并调驻奇克的五连于子夜2点赶赴双河镇北,以便形
成一个包围圈。
29日凌晨2时许,敌人发觉十团行动,立即集中火力反击十团机炮连和三连,双方接火,
战斗激烈,村南一连立即发起进攻。敌人自知抵挡不住,便慌忙纠集残部,向没有火力拦截
的村东北逃窜。由于战斗提前打响,十团五连没能及时赶入阵地,致使敌人钻空子逃掉。
双河镇一仗,共击毙匪徒7人,击伤12人,缴获步枪21支,战马21匹。十团牺牲9人,伤
19人。团政治部主任李劲汉就是在这次战斗中牺牲的。
八、匪首刘山东落网
1946年冬,刘山东匪帮在我剿匪部队穷追猛打之下,土崩瓦解,匪徒们开始三三两两开
小差,后来十几人、数十人向剿匪部队投诚。
1947年2月初,匪首刘山东身边只剩20几名死硬分子,狼狈流窜于逊河、松树沟一带。驻
守在松树沟的十团二连在松树沟公安中队配合下,以偏僻的地营子为重点,进行搜索。2月2
日,由二连二排全体指战员和三排、公安中队的部分战士共40余人组成的搜索队,于夜间乘
坐爬犁,奔赴李双福地营子进行搜索。途中,发现马队留下的蹄迹,当距李双福地营子约10
00米时,又发现了灯光。连长命令,作好战斗准备,全速前进。
李双福地营子四周是用土垡子砌起的围墙,南北各有能够进出大车的敞门,院内建有3间
草房。
我搜索部队接近地营子后,立即布置了火力封锁南北两门,将院落四周包围起来。当战
士们把匪徒的马匹逐个牵出院外的时候,刘山东等匪徒正在屋内争食烤马肉和冻土豆。
完成对小院的包围,又牵出了匪徒的马匹,并从马褡里搜出了刘山东的印章和手枪。战
士们开始向匪徒们喊话,告诉他们已被包围,必须立即缴枪投降。土匪们在慌乱中向外面胡
乱打了几枪。同时,有2名匪徒窜出房门,企图越墙逃命,当即被击毙。接着,一个叫毛福山
的匪营长狂叫着从房门向外闯,后脚还未跨出门槛,当即中弹毙命。这时,布置在后院的战
士们,以密集的机枪火力,封锁了草房的北窗户,封窗户的木条被打落后,一枚手榴弹投了
进去,一声巨响,炸飞了火炉子,草房起火。匪徒们呼天喊地嚷着:“别打了,我们投降。
”
剿匪部队停止射击,匪徒们把枪从窗户扔了出来,接着又一个个垂头举手从房门走出,
束手就擒。我剿匪部队命令匪徒解下裤带,缚住双手,连成一队,其中包括匪首刘山东。2月
3日凌晨2点左右,战斗胜利结束,我剿匪部队押着匪徒和战利品返回松树沟驻地,当天押送
逊河团部。
这场战斗仅用1个多小时,击毙匪徒4人,生俘土匪头子刘山东等16人,缴获战马30匹,
剿匪部队无一伤亡。至此,这股在黑河地区危害最大、时间最长的政治土匪被全部肃清。
九、政治土匪——挺进军覆没纪要
1945年“九三”抗日战争胜利后,原伪孙吴县税捐分局科长康崇刚,自称受命担任国民
党孙吴县党部书记长、东北第一战区挺进第一军混成第六旅旅长,网罗原伪满军政、警宪人
员及地痞流氓入伙,并以多种方式蒙骗、威逼不明真相的群众,首先在孙吴成立了第十八团
和第十九团。
挺匪军第十八团,发起于孙吴县的曾家堡村,团长李万国(被苏联红军逮捕后由李万巨接
任),匪徒不满百人,窜扰孙吴、瑷珲两县,对我剿匪部队造成极大威胁。1946年3月,在瑷
珲县被我剿匪部队击溃后,匪首李万巨、张文玉等到逊河投靠新整编的挺匪军第二十团。
挺匪军第十九团,团长张呜九原系伪满孙吴县电工,解放后参加共产党组织的孙吴县地
方部队任连长。不久率队叛变,被匪首康崇刚改编为第十九团,匪徒最多时达300余人,窜扰
孙吴、瑷珲等地,使剿匪部队付出了巨大牺牲。1949年,被剿匪部队歼灭。
1945年10月,原伪逊河村村长金焕章,在出任逊河维持会公安局局长期间,通过其弟金
冠英,与孙吴挺匪匪首康崇刚建立了联系。1945年11月,康崇刚派其弟康崇仪带着“委任状
”来逊河,协助金焕章组建了挺匪军混成第六旅第二十团,委任金焕章为上校团长,杨伯孚
为中校团副,李双福、张景云为少校团副,刘继敏为少校军需官。纠集匪徒300余人,组建3
个营。并蒙骗部分鄂伦春人入伙,任鄂伦春代表人物莫东升为连长。这股匪帮进行反共宣传
,蒙骗群众,拉夫抢马,搜罗枪支弹药,骚扰地方治安,公开与人民为敌,阻挠和破坏党和
人民建立新政权。
金焕章匪帮组成后不久,于12月中旬,首先袭击和杀害了受中共孙吴县工委派遣来逊河
接收逊克县政权的顾延龄县长一行19人,使共产党在逊克刚刚筹备建立的人民民主政权夭折
。
1945年12月17日,金焕章率匪部300余人又窜到孙吴,企图袭击孙吴人民自治军,结果遭
到孙吴人民自治军和驻守孙吴的苏联红军的反击,匪帮伤亡惨重,其中匪二营营长关灵玉及
匪徒44人被俘,当夜败回逊河。
1946年1月2日夜,驻孙吴的苏联红军进入逊河,对金焕章匪帮实行缴械,同时逮捕了混
成第六旅旅长康崇刚、第二十团团长金焕章、团副杨伯孚、第六旅军需处处长胡芷山、旅部
书记官衡长春等6人,连同前期俘获的匪第二十团二营营长关灵玉等8名匪首一同看押在逊河
。2月中旬,苏军将上述14名要犯,经黑河押往苏联布拉格维申斯克监狱。4月3日,由苏军军
法处复审,4日正式判决:康崇刚、金焕章、关灵玉、胡芷山、李万国5名首犯,分别判处死
刑或20年有期徒刑;其余人犯分别处6年、10年、20年有期徒刑。被判处死刑者于4月6日在苏
联哈巴洛夫斯克刑场执行。
康崇刚、金焕章等匪首被捕后,一些漏网的死硬分子,仍盘踞山中,蒙蔽、勾结部分鄂
伦春上层人物,继续为匪作乱。1946年2月中旬,张景云(外号张小胡)、肇汉臣、张振标、李
双福、李双茂等死硬分子,趁局势稍许平稳之机,串联起来,推出原国民党旧军官、逊河维
持会公安局侦缉长刘光才(外号刘山东),在浦拉口子重新组建二十团,并改为骑兵团,刘光
才任上校团长,张景云、肇汉臣、张振标为中校团副,李万巨、张文玉、李双福、李双茂为
少校团副,侯德荣为少校军需官。下设一营、二营和鄂伦春独立营共3个营。匪首们分头四处
游说,拉夫抢马,强派给养,十分嚣张。据粗算,当地百姓有850匹耕马先后被抢,造成60%
左右的耕地荒芜,给群众生活带来极大的困苦。
驻逊河苏联红军撤出后,刘光才匪帮又进驻逊河,迫使奇克维持会组建以王维璞为营长
的第三营入伙。1946年6月,驻双河镇的剿匪部队某部八连(新兵连)叛变,全团匪徒发展到5
00余人,进一步助长了刘光才匪帮的气焰,继续窜扰孙吴、瑷珲,并在逊克境内的老西窝铺
、沾河达、双河镇、奇克等地与剿匪部队正面作战10余次,对我剿匪部队造成极大威胁。
1946年秋,刘光才匪帮窜扰乌云、佛山(今嘉荫县)、萝北等县城,杀戮革命干部、扰害
居民,遭合江部队截击和追剿。入冬,刘光才匪帮由萝北败逃回至乌云,宣布改编为东北挺
进军第一军第六旅,继康崇刚之后,自任少将旅长。原一、二、三营改编为十八、十九、二
十团;鄂伦春独立营改编为独立骑兵团。由于合江部队跟踪追击,迫使刘匪于同年2月,率部
窜回逊克,但已无立足之地。
1947年初,刘光才匪帮流窜瑷珲、孙吴、德都、克山、嫩江等地,在黑龙江省警备三旅
十团与合江部队联合围剿下,刘匪帮军心涣散,一些被逼迫、蒙蔽为匪者纷纷开小差或向人
民政府自首,少数死硬分子之间矛盾重重,在各自溃逃时均被剿匪部队捕获,刘匪帮溃不成
军。
1947年2月3日,逃匿在松树沟区境内李双福地营子的刘光才及其残部20人被十团活抓16
人,击毙4人。2月5日,匪旅部参谋长张景云、团长李亚洲于小公河被抓获。鄂伦春独立团逃
入山中,在党的民族政策感召和招抚下,不久全部下山投诚,得到了人民政府的宽大和安抚
。
1947年3月,匪首刘光才、张景云、李亚洲3犯,在黑河经人民公审,立即就地枪决。至
此,两度聚结的挺进军混成第六旅彻底覆没。
十、鄂伦春独立骑兵团投诚纪实
1945年8月,原伪满逊克县鄂伦春山林队第一队共30余名队员,在莫东升、莫金生、莫德
林、莫林春、杜明生等人带领下,参加了逊河维持会,被编为维持会的公安武装。11月,在
逊河加入了以金焕章为团长的政治土匪——东北挺进军混成第六旅(以下简称挺匪军)的第二
十团,被编为鄂伦春独立连,由莫东升任连长。12月中旬,参与了袭击共产党接收逊克县政
权的工作队,新任县长顾延龄一行19人全部遇难。事后不久,挺进军混成第六旅旅长康崇刚
来逊河,亲自接见了莫东升,将鄂伦春独立连升编为独立营,任莫东升为营长。12月17日,
鄂伦春独立营全体官兵30余人,以及以孟福生为首的原鄂伦春山林队第二队20余人,随挺匪
军第二十团,袭击孙吴县人民自治军。挺匪军第二十团惨败,逃回逊河溃散,鄂伦春独立营
各自回山打围。
1946年2月,挺匪军残余分子张景云(外号张小胡)等,在逊河境内的蒲拉口子重新组建以
刘光才(外号刘山东)为团长的挺匪军骑兵第二十团,又拉拢鄂伦春人入伙,仍编为鄂伦春独
立营,莫东升、莫西令为正、副营长,营下设3个连,由莫德林、杜明生、孟福生分任连长。
此后,作为挺匪军的主力,随团窜扰大五家子、霍尔莫津、二架山、三架山、哈达彦、四季
屯、老西窝铺等地,对剿匪部队构成了威胁,特别是大五家子战斗,使我剿匪部队伤亡很大
。9月,鄂伦春独立营40余人,随挺匪军骑兵第二十团窜扰乌云、佛山(今嘉荫县)、萝北等县
城。临行时,因莫东升患病,指派莫金生代理营长。当挺匪军第二十团盘据佛山县城时,派
鄂伦春独立营和一部分汉人匪徒同驻乌拉嘎金矿区。代营长莫金生目睹汉人匪徒抢掠财物、
奸污妇女,他面见匪首,建议整顿“军纪”,遭到匪首刘山东的拒绝。莫金生一气之下,带
领独立营由山路返回库尔滨河顶子(原山林二队住处),解散队伍,各自回山打围。
1947年年初,驻逊河的黑龙江省军区警备三旅十团团长祝平安,致函劝导鄂伦春独立营
向人民政府投诚。莫东升、杜明生、莫德林等12人下山来逊河,同地方政府议定投诚条件。
但以莫金生为首的一部分强硬分子反对投诚,重新投入不久前由萝北败回逊河并扩建为旅的
刘山东挺匪军,并接受挺匪军旅部的任命,鄂伦春独立营扩建为鄂伦春独立骑兵团,莫金生
为副团长。莫金生派莫德林、杜明生等10余名鄂伦春人为刘山东匪帮继续窜扰各地做向导。
当刘山东匪帮在嫩江境内惨败后,刘山东及其残部即由莫德林等人带路逃匿于蒲拉口子。莫
金生见刘山东大势已去,随即带领全部鄂伦春人逃匿于茅栏河顶子。不久,刘山东落网,其
残部曾桂山、战国芳、魏虎等10余名汉人匪徒前来入伙,妄图依赖鄂伦春人东山再起。
1947年2月,逊河驻军团长祝平安、政委吴沛,再次致函劝导莫金生投诚。在开会讨论对
策时,以莫东升、莫林春为首的多数鄂伦春人主张投诚;莫金生、莫德林、杜明生、莫义生
4人和10余名汉人匪徒反对投诚。与此同时,在我剿匪部队逼近合围的情况下,莫金生等4人
同4名汉人匪徒骑马逃窜。以莫东升为首,率领鄂伦春人(包括家属)共100余人,随祝平安团
长下山投诚,被安置在沾河达村居住,由莫林春负责同驻军以及人民政府联系事务。3月中旬
,因谣传莫东升藏有机枪,逊河驻军责令莫东升在逊河反省,委派莫林春全面负责鄂伦春人
的管理工作。4月某日,以莫金生为首的8名反投诚者,潜入沾河达村,秘密会见莫林春,挟
持沾河达村全体鄂伦春人返回山里,再度陷入歧途。6月,逊河驻军对莫东升隐藏机枪一案查
无实据,释放了莫东升,并派他同莫宝贵、孟福生3人携带劝降函件去山里劝说莫金生率部投
诚。由于潜伏在鄂伦春人内部的汉人匪徒战国芳等人从中阻挠,因而莫金生拒不投诚,越滑
越远。
莫金生等为了扩充实力,阻止鄂伦春人投靠人民政府,在战国芳等人的怂恿策划下,于
1947年7月某日,由莫金生、杜明生、莫德林3人,带领30余名慓悍的同伙,奔赴无底河顶子
,偷袭并包围了原山林二队,以“私通八路”罪,杀害了李英格利和李玉峰,劫持二队全部
100余人(包括家属)再度入伙。由于实力的扩充,9月,莫金生宣布自己升任团长,莫德林、
杜明生、曾桂山(汉族)为副团长,战国芳(汉族)为参谋长。将全部人马分置3处活动:一队(
莫金生嫡系主力)以沾河、茅栏河流域为基地,二队的一部分以克林河流域为基地;另一部分
(亦称三队)以莫银才为首以杜鲁河流域为基地;并派副团长莫德林、杜明生监视二、三两队
的行动,以防范他们靠拢人民政府。果然如其所虑,分开后不久,莫银才等秘密串联二队,
伺机绑架了杜明生和莫金才(莫德林之子)。由于看守不严,杜明生逃脱,莫金才被杀死,二
、三两队脱离了莫金生。二队回乌云山里打围;三队投靠人民政府,被安置于县城奇克镇内
居住。
二、三两队的脱离行动,激怒了莫金生、莫德林、杜明生等人,率队转移到杨木山一带
,继续对抗人民政府。在此前后,陆续有挺匪军残余骨干分子如魏恩久、冯振海、黄义南、
曾宪文等汉人匪徒,海伦、绥棱等县土改逃亡的地、富、警、特分子和在山里私种罂粟者共
几十人先后投靠入伙,其中还有4名日本遗民。1948年春,30余名嫩江县的鄂伦春人,在葛明
克的率领下也前来入伙。
以莫金生为首的号称国民党东北挺进军混成第六旅鄂伦春独立骑兵团,全盛时期总人数
约210余众,其中鄂伦春人155名(包括家属100余人),蒙族4名,达斡尔族2名,汉族44名,日
本人5名,朝鲜族1名。其组织形式为团长莫金生,副团长莫德林、杜明生、曾桂山(汉族)。
团部设参谋、副官、军需、军医、传达5个处。团下编为3个连,每连2排,每排2班,实际官
多兵少,有名无实。拥有武器为步枪200支、短枪15支、掷弹筒2个,但弹药匮乏,难得补充
。
他们不断窜扰逊河、孙吴、北安、德都、通北、海伦、绥棱、汤源等地的山区,抢劫衣
物、粮食、马匹。从1946年冬至1949年春,不满3年期间,先后在不同地区,与剿匪部队交战
10多次。据不完全统计,共打死剿匪部队营、团级指挥员30余人,连级以下指战员400余人,
使人民军队损失长、短枪140余支。1948年1月至1949年1月,一年时间,抢掠林业系统以及群
众马匹共350余匹,粮食、衣物无数,致使林业工人、山区居民惶恐不安。
1949年初,莫金生等看到东北全境解放,国民党大势已去,在剿匪部队步步逼近合围下
,被困深山,弹尽粮绝,而且内部矛盾重重,已处于分崩离析之绝境,除向人民政府投诚外
,别无出路。经黑龙江省军区警卫团政委李延培进山劝降,2月20日,莫金生决定派副团长莫
德林等4人,到北安面见驻军首长,谈判投诚事宜。经过反复交待党对少数民族宽大、团结政
策,解除了他们许多顾虑和误解,从而坚定了他们投诚的决心。2月28日,莫金生率部向逊克
县人民政府投诚,签订了投降保证书,承认由于轻信国民党挺匪军的反共宣传而上当受骗,
聚众为匪,误入歧途,犯下了顽抗和袭击人民军队、扰害和抢劫人民群众、反对人民政府等
种种严重罪行。表示决心痛改前非,在党和人民政府领导下,遵守一切法令,安心生产,带
罪立功。5月8日,活动在乌云山里的原二队鄂伦春人共28人(包括家属)在孟福生带领下也下
山投诚,签订了投降书。至此全县鄂伦春人迷途知返,回归人民队伍,在党和政府关怀下走
向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