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1980年-1983年

1980年-1983年



  1月1日 县成立边防武装警察大队。

  1月 县法律顾问处成立。

  7月20日 省批准成立绥滨县技工校。

  8月5日 建立绥滨县啤酒厂。

  9月16日 举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绥滨县第一届第一次全体委员会议。 选出牛春贤等
15人为第一届常务委员会委员。推选牛春贤为县政协主席。

  9月17日 绥滨县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 大会选举柴德林等13人组成了第
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柴德林被选为三届人大常委会主任。姜润涛当选为县长。

  9月18日 根据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县委对文化大革命中受林彪、“四人帮” 迫害
和触动的 321名国家干部和知识分子进行了纠正、 平反, 作了实事求是的结论。对53起所谓
“反革命”案件落实了政策。

  9月21日 将绥滨县革命委员会改称为绥滨县人民政府。

  9月27日 各公社革命委员会改称为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 绥滨镇人民公社改称为绥滨镇
人民政府。

  12月16日 建立中共绥滨县委统战部。

  是年 向香港出口菜牛40头。

   1981年

  1月 建立绥滨商场。

  2月25日 李德林任县委书记。

  3月21日 共青团绥滨县第三次团员代表大会召开。

  3月24日 绥滨县第四次妇女代表大会召开。

  6月50日 绥滨啤酒厂首批啤酒投产。

  7月9日 绥滨镇编织厂的柳编篮销往美国、日本、西德、比利时、新加坡、香港 5个国家
和地区。

  8月21日 黑龙江省军区在绥滨召开全省平原游击战训练现场会。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
部和沈阳军区领导出席了会议并讲了话。

  8月 开设职业高中班。

  12月 黑龙江广播电视大学绥滨工作站建立。

  是年 由于外洪、内涝、低温、冰雹加之病虫害。全县12个公社中 357个生产队受灾,粮
食减产2 998万斤。

   1982年

  2月 县委制定了《关于抵制不正之风的规定》。

  2月 建立绥滨县乳品厂。

  2月 建立绥滨县电视转播台。

  3月14日 县委、县政府制发了《关于自留地、饲料地、薪炭林地政策界线暂行规定》。

  5月20日 县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召开。

  4月15日 绥滨县公证处成立。

  6月26日 县科协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

  同月 黑龙江省工会主席苏广铭带领科协小组1行4人来县农机修造厂进行镀锌和锻打工艺
技术指导。

  7月1日 县成立个体工商业者联合会。

  7月 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县总人口171.312人(包括3个国营农场)。

  9月5日 黑龙江广播电视大学绥滨工作站招收的中文、数学、物理专科班和化学、英语单
科班开学。

  12月24日 县总工会在松滨大街东头建立1 020平方米的职工俱乐部。

  是年 全县机关、事业单位的职工工资普遍晋升一级。

   1983年

  1月9日 中共绥滨县委制定了《建立和完善各种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意见》。

  5月6日 李兴周任县委书记。

  5月25日 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召开。

  5月25日 姜润涛被选为绥滨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林宝昌被选为县长。

  5月 县成立劳动服务公司。

  7月15日 县委、县政府制发了《绥滨县科学技术奖励暂行条例》。

  9月22日 中共绥滨县第五次党员代表大会召开。

  9月25日 举行中共绥滨县第五届一次全体委员会议。会上选出李兴周等9人为常务委员会
委员。李兴周当选为县委书记。

  同月 县水产公司在中兴公社黑龙江岸,建1所150平方米标准化鲟、鳇、鲑鱼籽加工室。

  10月 绥东公社油米加工厂失火,制粉楼被烧毁,损失人民币18万余元。

  10月10日 建立绥滨县职业中学。

  同月 开始实行边境科技津贴。

  11月2日 合江地区中级人民法院在县第四中学体育场召开公判大会上。判处朱和平等6名
刑事犯罪分子死刑,押赴刑场处决。

  12月14日 中共绥滨县第五届二次全委(扩大)会议召开。会上传达了中共十二届二中全会
和省委五届二次全委(扩女)会议精神,学习了中共中央关于整党的决定,安排与布置了县整党、
清除精神污染、机内改革、打击刑事犯罪分子和各项经济工作。

  12月 成立绥滨县经济合同仲裁委员会。

  同月 第二小学教师孙淑荣获“全国优秀班主任”光荣称号。县政府给企业职工普遍晋升
一级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