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地貌

第二节 地貌




  全县地貌属于冲积平原,由阶地、高漫滩、低漫滩、岗地组成。

  一、阶地

  阶地,也称为冲积平原,分布在黑龙江与松花江之间所夹的河间平原的较高地方,形成两
江之间的台状高地,为河间平原主体。地面标高60—78米,地形表面平缓,平均坡降为0.25—
0.2%。阶地前缘高出河漫滩3—5米,在黑龙江一侧较为明显,局部碟形相连,微地形变化异常,
个别小地貌季节性积水成为沼泽。组成物质为上更新统冲积亚粘土和黄色粉细砂。阶地面积1 876 801.70
亩,占县土地面积的83.2%。

  二、高漫滩

  高漫滩分布于阶地与低漫滩之间。在本县南部沿松花江岸呈东西向和北东—南西向的带状
分布。绥滨县城位于高漫滩前缘。高漫滩地面较平坦。微向河床倾斜。地面标高55—70米,其
在黑龙江一侧不发育,在松花江一侧较为发育。宽度2—8公里,最宽处可达10公里。

  由早全新统冲积亚砂土、粉细砂及淤泥质亚粘土组成。

  三、低漫滩(泛滥地)

  低漫滩在本县沿黑龙江右岸及松花江左岸呈东西向及东北—西南向条带分布,在黑龙江和
松花江支流两侧也有分布。地势较低,经常被洪水淹没,地形微有起伏,其上多湖泡。局部有
砂龙。地面标高52—64米。漫滩宽2—6公里。在两江汇流处最宽可达10余公里。由中、晚全新
统冲积亚砂土、粉细砂、淤泥质亚粘土等组成。

  高漫滩和低漫滩合计面积为369 017.79亩,占土地面积的6.36%。

  四、阶地中漫岗

  阶地中的残丘漫岗属于冲积而成的独立砂丘或自然堤,分布全县各地,由上更新统黄色粉
细砂、砂砾石、亚粘土组成。面积为9 936亩,仅占县土地面积的0.44%。

  五、岗地

  古城岗 古城岗位于绥滨县城北部25公里处。北山乡界内。面积为 4平方公里,海拔81.6
米,高出地面21米。为绥滨制高点。

  古城后岗 古城后岗位于古城岗东北0.5公里处。北山乡界内。面积为0.315平方公里,海
拔77.7米,高出地面17.8米。

  老秃山 老秃山位于县城西北35公里处,在绥滨农场界内,面积为1.5平方公里,海拔78.1
米,高出地面17.3米。

  刘匡匠山 刘匡匠山位于县城西部23公里处,新富乡界内。面积 4.5平方公里,海拔73.1
米。高出地面9米。

  团林子 团林子位于县城西北部34公里处,绥滨农场界内。面积为0.6平方公里,海拔73.7
米。高出地面12.3米。

  杨家山包 杨家山包位于县城西部27公里处。富强乡界内。面积为1.5平方公里,海拔72.3
米,高出地面8米。

  西连山 西连山位于县城东北13公里处,连生乡界内。面积为0.75平方公里,海拔67.5米,
高出地面10米。

  富源大岗 富源大岗位于县城东北40公里处,忠仁乡界内。面积为 3.125平方公里,海拔
67.2米,高出地面9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