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种籽 建国初期,种籽工作方针是“三优一辅”,即就地选种、繁种,就地推广,并以群众自留
互换为主,国家购贮供应为辅。1956年后,又贯彻了自繁、自留、自选、自用、国家辅之以调
剂的“四自一辅”的方针。种籽生产划定选种地块,设专人管理,单打单贮。1959年后,实现
了以县种籽站为指导,以良种场为核心,以公社良种队为基础的三级良种繁育体系。1964年恢
复绥滨县,成立了县良种管理站。1966年全县已有良种队6个,专业组1个,种籽田面积已达7 725
亩,产种 715吨(有大豆、小麦、水稻)。1979年成立了县种籽公司,实现了种籽生产专业化,
种子加工机械化,种子质量标准化,品种布局区域化,并以县为单位统一组织供种。在“四化
一供”种子方针指引下,全县各公社都成立了种子站。此时已形成了县有种子公司、良种场,
公社有种子站(库)的种籽管理和推广体系。由县供给一、二级良种及原种,生产用种就地留够,
经济作物种子由对口单位负责供给。为确保以县为单位统一组织供种,1980县种子公司先后接
收了绥东、大同、北岗、连生、忠仁等公社种子站,并做为县统一供种的中心站。为了种子自
繁自交,自1969年开始,县农业技术人员到海南岛进行玉米种子繁育,至1984年繁殖面积已达
310亩,产种量为40 864斤。这样就为玉米杂交制种提供了种源, 并实现了玉米杂交化,其它
品种良种化。自1980年以来,县种籽公司每年经营种子约50—60万斤。
一、良种改良和推广
小麦 1945年以前,品种较多、乱、杂,退化较为严重。小麦主要有大青芒、光头,后又
增加松花江7号等品种,产量较低,病害较重。建国初期,引进农林3号、合作2号、合作5号、
合作6号、合作7号、甘肃96号,秃不齐等品种,病害率大为降低,产量有所提高。60年代,又
开始进克强、克壮、克健、东农101号、克刚等品种。70年代初,引进克丰 1号、克涝3号、克
旱6号、克69—701、克红等新品种,根据地势旱涝情况,因地种植,效益较佳。70年代后期,
引进克全,垦149(有麦×稻、冬×黑等7个品种)。80年代开始引进克丰3、合春7号、合春11、
佳271、克旱4、克旱2等较佳品种。
大豆 解放前有铁角青、大白眉、紫花 4号、小粒黄、西比氏、白花矮子等品种,均属无
限结荚习性,多系贪青晚熟,极易减产。50年代后有满仓金、元宝金、耕山璞、黑龙江41等新
品种。迨至60年代开始引进合交6号、合交8号、合交16号、望奎四粒顶、丰收10号等改良品种。
到70年代又引进丰收22号、提纯合交 6号、系选11、黑河3号、黑农11号、东农4号、哈光1654、
合丰16等优良品种。80年代初,引进了合丰24、合丰25、合交77—628等改良新品种。
玉米 建国前较普遍地种植小粒红、老来秕、白头霜等农家品种。因年年种植,退化严重,
产量较低。50年代,引进并推广了黄金塔以及黄金厚,产量较高,但气温低的年头稍有贪青。
60年代到70年代,引进了中杂11、东农231、合玉10、东农243、顶交种等优良品种。
80年代初,开始引进合玉13、嫩单3、嫩单4等优良新品种。
水稻 建国前,多用石狩白毛、国主等品种。50年代后期,引进了北斗、合江1、合江3等
改良品种。60年代开始引进合江10、合江12等新品种。70年代又引进合江18、合江 1等优良品
种。80年代初,开始引进合江14、合江19、鸟兰104、垦稻3、垦稻44、普选10等优良种子。
谷子 建国前,多用大青苗、糟皮等农家品种。建国后,引进薄地租 2号以及农家品种鸭
咀、老来变、大粒黄、白沙等。60年代开始引进大粗穗、安原408、合光4等新品种。
高粱 建国前,多用蛇眼、歪脖眼、大八叶等农家品种。60年代后一直用小红壳、大粒红、
早穗红、大红棒、牛心红等品种。因本地种高粱的比例极小,所以人们对高粱种子的引进不惹
人注意。
其它农作物如小杂粮、薯类、菜类、瓜类,均不断引进优良品种,而且种子公司设有专门
种子商店,选购国内外高产适用种子售予县内。瓜类等种子有台湾、美国等地区和国家的。
二、粮种加工
自1980年开始,对玉米、水稻等种子进行汽流烘干。基本做到了种子烘干、精选、加工机
械化。随收购、随烘干、随入库。通过烘干、净选的净度,由原来种子纯度95%,提高到99%以
上。经过烘干,解决了玉米、水稻、小麦脱水困难的难题,使种子安全贮藏有了可靠保障。至
1985年,有烘干室5处,面积421平方米;年烘干能力450万斤。此外,还有电热干燥箱5个,电
热恒温箱5个,玉米脱粒扬场机2台。
三、种子检验
种子检验,是选定优良品种的主要措施。县种子公司设种子化验室5处,检验仪器5套。
公司技术人员根据农作物收获季节,进行田间检验或室内化验;并依据检验标准,签发良
种合格证。检验时以种籽纯度、芽率、水分、干(百)粒重、病虫害等具体情况,确定种子等级、
价格、按等论价、优等优价。严格的种籽验收,促进了良种质量和纯度的不断提高。
1970—1985年绥滨县良种经销统计表
表4—20 单位:万斤
历年海南岛崖县玉米繁殖表
表4—21 单位:亩、斤
1971—1985年优良品种推广统计表
表4—22 单位: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