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私人手工业
第一节 私人手工业
绥滨早在民国初期,随着当地垦荒事业兴起,农业丰收,高家屯一带出现了加工豆油的油
坊和酿酒的烧锅等手工业作坊。民国6年(1917年)绥滨已有烧锅5家,土油坊5家,机器油坊1家。
民国15年(1926年),县治迁至绥滨镇后,铁木、皮革、成衣、洋铁、编织等手工业作坊发展起
来。民国20年(1931年)已有50余家各种行业的手工业作坊。较大者拥有资本数千元,雇工六、
七名。1932年因日军侵占绥滨、松花江洪水泛滥、兵连祸结,人民涂炭,经济萧条,手工业者
流离失所,手工业作坊大部分倒闭。伪满康德元年(1934年)县内仅有小砖窑2家、铁匠炉3家,
木匠铺4家,成衣铺5家、洋铁铺1家,皮匠铺 3家,均系小本经营。每家有1人,最多三、四人。
日伪统治绥滨13年之久,由于伪政权苛捐杂税,盘剥压榨,经济萧条,手工业无大发展。1945
年日军投降时,县内有手工业45家,从事铁、木、洋铁、皮革、成衣、弹绵、编织、油米加工、
酿造等行业的匠人百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