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章下序

第七编 邮电

第一章 邮政

章下序



  绥滨地区早在商周时就与中原地区保持联系。通信不外人传马送,邮政通信的历史悠久。
据《经世大典》和《明代奴尔干都司及其卫所研究》一书记载。远在元朝为传递中央政权军政
命令,沟通边疆和中央的联系,在东北地区设驿道10条,驿站 120多处,又有狗站15处,共计
135处,连接黑龙江地区的驿道有3条:东路、东南路、东北路。以祥州(今吉林省农安县境)为
起点,直抵奴尔干(今苏联境内)。长达2 500余公里, 沿途设10城50余站,其中第 7城20站是
“奥里米”站(今绥滨县城,西“奥里米”古城遗址)。明朝称“海西东水陆城站”,清朝乾隆
年间已经改道,一直到清朝末年,驿站逐渐被现代邮政所代替。

  绥滨县近代邮政始于民国 3年(1914年)10月,富锦县邮政局在高家屯设绥东邮政代办所,
由当地商号代收送信件。民国16年(1927年),设敖来密邮政代办所。民国18年(1929年)建立绥
滨县邮政局,下设绥东。福兴代办所,在中兴镇和三间房设信箱。邮政业务量甚少,每天平均
收受平信二、三十件,挂号信两三件,包裹几天1个,汇兑更少。邮政局 1名局长、1名业务员。
伪满大同元年(1932年)日寇入侵绥滨。当年 8月,松花江水泛滥,邮局房屋被洪水吞没,邮局
关闭。伪康德元年(1934年),由五等邮局升格为三等邮局,员工9人,代办所3处。1945年 8月,
日伪投降,邮局业务停办。

  1946年 3月,恢复绥滨县邮局业务,办理解放区邮件。1949年绥滨撤县改区。县级邮局改
为邮电所,隶属富锦县邮局。1956年升格为邮电支局。经转绥滨农场、中仁乡邮电所的邮件。
1964年绥滨县制恢复,3 月在绥滨邮电支局基础上,建立邮电局,下辖二九○农场、绥滨农场、
绥东、忠仁公社,蜿蜒河渔场等五个邮电支局(所)。有职工33人,随着边疆建设的发展,绥滨
县邮电业务发展迅速。 邮政网络四通八达, 邮政机构遍布城乡。1985年末,全县共有邮政局
(所)13处,职工185人。干线汽车邮路145公里,农村邮路1507公里,信箱49个。邮票代售处47
处。信函年出口已达 456 000件,包裹14 392件,汇兑36 124件,1980年进行邮电企业整顿和
改革。职工政治、业务、文化素质较前有所提高。职工中有大专毕业生 2名,中专生10名,高
中生25名,助理工程师2名,技术员7名,1981年被省邮电管理局评为红旗邮路。1985年被县政
府授予“文明单位”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