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市内电话 民国18年(1929年),由当地商绅集资筹办电报、电话事业,首先在县城安装30门总机一部,
分机十余部。电话、电报局与邮政局分设。局址在县城南江沿,与邮政局毗邻,主要用户有县
公署、公安、税捐、财政等机关和申通号,大兴号等较大商号。1932年电话、电报局连同电话
杆线同时被洪水吞没,市内电话告停。
伪康德元年(1934年),县治安维持会在商号中摊派集资,修复市内电话线。后被伪警察署
收管。伪警备电话总机设在伪警察署院内。主要用户有伪县公署、警察署、官吏公馆、和满拓
公司三井洋行、兴农公所等官厅商号,市民不能使用。伪康德 8年(1941年)牡丹江电报管理局
在绥滨建立民用电话、电报局,在市内装 100门总机一部。与警备电话分开。市内用户增至60
户,初步形成整齐的电话网络。
伪满时期市内电话情况表
表7—3
注:此表根据1946年5月4日合江电政局训令第2号调查统计资料编制。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市内电话大部遭破坏。1946年3月人民政府接管并恢复市内电话。
成立邮电局,修复日伪遗留的日式滋门总机一部,市内电话单机29部。1964年县治恢复后,市
内电话用户激增。电话网络多次改造,至1985年已有线路19杆程公里,用户增至378户,比1964
年增加13倍。1978年4月22日经过电信全体职工两年多艰苦奋战,自制准电子400门交换机交付
使用,从而结束了县城50余年手摇电话的历史,在合江地区各县中首先实现市内电话自动化。
几个主要年份市内电话发展情况表
表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