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三节 农村电话

第三节 农村电话




  民国18年(1929年),长途电话线路通话后,县境内的大垦殖公司出资架设通往县城的单线
电话。当时通话的有绥东区、中兴镇、西广信公司、南广信公司、北广信公司、东益火犁公司。
通话线路140余公里,电杆多用自然林木,通话质量不佳。1932年农村电话线路全部毁于水灾。

  伪康德元年(1934年),日伪政权为了加强对农村的控制,强化边境治安,架设以县城为中
心通往各区、村警署分支机构的警备电话。全县农村电话线路 618杆程公里,在绥东、康乐、
集贤、同仁堡、福兴、北岗等地安装小型交换机 6部。村屯装有电话单机25部。电话线路的电
杆为14公分黄花松,电线为4#铁线,警备电话村民不准使用。1945年 8月,日伪投降。农村电
话线杆大部被毁坏。1946年 6月,县政府修复绥滨至绥东、福兴两条农村电话线路。1956年绥
滨农场架设通绥滨镇邮电所的一条35公里单线电话线路。1958年“大跃进”时,大办农村电话,
要求一个月内实现队队通电话,各生产大队一哄而上,自力更生架线,电话杆多用自然林中柞、
松、桦、杨等小径木。电话线新旧粗细不等,大部分无绝缘瓷瓶,架设施工马虎、线路东倒西
歪。通话质量不佳,多数生产大队电话时断时续。1964年县邮电局将通往各公社所在地的电话
线路接管,由国家投资建设和管理。1972年通往各公社的不合格电杆全部更换为油浸松木杆。
1977年首次放设农村地下电话电缆,至1985年,除新富乡外,10个乡实现电话线路电缆化。11
个乡(镇)全部装有“中天”式交换台。其中绥东、连生、北山、向阳四乡(镇)电话业务归属县
邮电局,其余 7个乡电话归乡政府自办、自建、自维、自负盈亏。1964年后,各公社所在地通
往农村的电话线与有线广播共同使用,有专人维护,通话情况略有好转。但通话率较低。

   乡(镇)农村电话发展情况表
  表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