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六节 园林绿化

第六节 园林绿化




  日伪时期,中央大街(今松滨大街)两侧和城墙四周有行道树近千株,多为杨柳树。西门外
(今农机修造厂一带)坟地有松林1公顷。北门外(今油厂一带)有界树长2公里。1964年前已稀疏
不齐,大部分被伐毁。剩余部分杨树已树冠成荫。根据新城建规化,镇内行道树位置不当,防
碍建设,逐年被废伐,现邮局东道边尚存数株。

  1965年县林业科在滨北路东侧,建育林苗圃一处。1966年在城北营造防风林带长 300米宽
10米、总面积为 5 000平方米,成活率不高,后因城区向北拓展,防风林带被突破,成为现存
的若干间断小片树林。1967年春,更新行道树,松滨大街、向阳路、奋斗路、滨北路等主要街
道两侧种植杨、柳、棠槭、落叶松等树种。因保活率低,年年春季补植,形成树种不一、大小
不齐的状态。1981年县政府鉴于城镇行道树保活率太低,影响市容,决定由城乡建设局配专职
护林员看管行道树。并发动沿街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居民,自栽自管门前树,保证成活,损害
行道树受罚,城内绿化始见成效。1982年3月普查全城绿化树木,共有行道树,防护林木14 642
株,同年城乡建设局建绿化苗圃 1处,插杨树苗1.5公顷。1984年沿松花江城防大堤植柳树3千
株,植树面积2.25公顷。1983年文明城建设,县投绿化资金 2.3万元,在敖来电灌站总干渠和
南支渠9华里的延长线上植杨树1.5万株,成活率70%以上。1985年秋,县拨款1.5万元,将松滨
大街两侧旧杂树砍掉。重新移栽“金丝垂柳” 740株。1985年末,园林绿化面积7.38公顷,其
中公共绿化地5.3公顷。城区绿化覆盖率0.74%,人均绿化地2.15平方米。树木总数约 9万余株。
机关团体院内绿化先进单位是县委、县政府机关大院、县石油公司、火葬厂、第三小学校等单
位。县政府院内栽种树木花卉。林荫蔽日。1983年文明城建设植树,种花种草,铺装路面,整
修围墙,将绥滨镇装点的异常美观整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