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三节 建筑施工队伍

第三节 建筑施工队伍




  一、第一建筑工程公司

  原为绥滨镇街道维修队,有木瓦工10余人,备有少量简易工具,从事镇内房屋维修。1964
年转为县建筑工程队,职工增加到50人,仍为集体所有制企业。1976年职工增加到 110人,并
购置汽车 3台,及卷扬机、混凝土搅拌机等机械化施工设备,能承担工艺复杂的高层建筑发电
厂主厂房工程。工人技术水平有所提高,陆续承担了县文化宫、公安局、交税大楼、二百货商
店、党校、农机等高层楼房建筑。1980年升格为县第一建筑工程公司,职工 170名,拥有办公
楼、工作室、会议室、仓库、车库等房屋建筑面积 2 500平方米,完成投资额98万元。1983年
实行分组核算,包干计件,仍未能扭转亏损局面。1984年改为小组承包,小组由工人自由组合,
小组全工号包干,公司只抽 20%管理费,仍不能维持企业正常发展。1985年划分为各自独立经
营三个工程公司。原有房屋、设备全部拍卖。偿还银行贷款。

  二、第二建筑工程公司

  1980年建委系统建立的待业青年工程队,技术工人多从第一工程公司和镇工程队调入,有
职工50余人,季节性施工。1982年改称第二建筑工程公司,具有一般民用建筑的施工能力,1985
年划分为两个单位核算的工程队,自负盈亏。

  除建委直属的两个工程公司外。县城各系统为安排待业青年就业,1980年先后陆续成立若
干建筑维修队,有绥滨镇一队、二队、三队、商业、文教、县联社、粮食、物资、劳动服务公
司和港务局等单位的工程队,职工多者百余人,少者几人。大都无专职技术人员,无大型施工
设备。施工季节临时招收临时工和个体瓦工,以维修为主。有的可以承担民用高层建筑。1984
年全县13个个体青年工程队,施工面积15 004平方米,完成投资额 236.7万元。1985年经过整
顿,技术水平较高的商业、物资、文教、城建等工程队,成为县城的主要施工企业。少数管理
混乱,施工质量低劣,经营亏损的工程队,变为若干个体临时组合的木瓦工小组,承担社会零
散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