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发展概况

第二章 对外贸易

第一节 发展概况




  绥滨县在清末民初就开始了民间对外贸易。高家屯、胡家柈厂等地居民砍伐木柴卖给俄罗
斯轮船做燃料,至民国 6年(1917年),由于对俄罗斯贸易,促进了绥滨县经济的发展,胡家柈
厂改名为中兴镇。三间房改名安澜镇,成了贸易口岸。民国9年(1920年)绥东镇有土油房5家,
机器油房1家。烧锅5家,所产油酒“全以俄境销场”。民国10年(1921年)设治局在中兴、安澜
等 4处设税卡,加强对外贸易的管理。民国15年(1926年)至民国18年(1929年),我县对苏联贸
易出现高潮。每年冬季。从封江开始,各村农民用车、爬犁往苏联运粮。当天由绥滨到萝北交
界的三间房(安澜镇),第二天运到苏联的元春,交易后,再返回三间房,3天1个往返,直到开
江。当时三间房家家住满运粮车。全镇商户曾联名上疏。要求迁县治所于该镇,其理由是有利
于对外贸易,可见当时外贸的兴旺。民国21年(1932年)日本侵占绥滨后,这种民间贸易才停止。
1946年至1947年,绥滨县大豆、马铃薯大批向苏联出口,换取火柴、食盐、棉布等人民生活用
品。建国以后,绥滨县的粮食、白瓜籽、皮张等农副产品一直由供销社收购,通过省外贸部门
出口。为了适应外贸事业需要,绥滨县1975年建立外贸粮油收购站,1976年改为外贸科,1984
年又改外贸科为外贸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