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三节 党员

第三节 党员




  一、党员发展

  绥滨县自1932年开始发展党员,至1937年下半年,先后发展党员80多人。由于日伪统治集
团的疯狂镇压,1938年 7月17日部分党员被捕入狱,部分党员随抗联部队西征,留下的党员与
组织失掉联系。

  1945年“九·三”解放后,党派干部到绥滨重新发展党员。1945—1948年 2月为秘密发展
党员阶段,全县共发展党员700余名。1948年2月,党对外公开,采取“自愿报名、群众审查,
党委批准”的方法发展党员,十几天全县报名要求入党的就有 700余人。经过党组织讨论研究,
全县一次共接收520名新党员,至1949年6月,全县共发展党员1 803人。1949年6月绥滨合并到
富锦县后,绥滨地区(原绥滨县)党员发展较缓慢,加之机关党员全部调往富锦。到1962年底,
由合县前的1 803人减少到1 065人。1964年恢复绥滨县的建制后,又从富锦县调回大批党员干
部。随着各项事业的发展。各行各业涌现出大批优秀分子。在1965—1966年的社会主义教育运
动中,农村涌现出的大批优秀青年农民加入了党的组织。1966年 5月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结束时,
全县共接收 800余名新党员。1966年下半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停止党员发展工作。1969
年党的“九大”后,又开始恢复党发展工作。但党员发展不正常,取消了党员预备期,不注重
党员的基本条件,一些打、砸、抢分子混入党内。1977年后,恢复了党员预备期,并严格按照
党员的标准发展党员。至1985年全县已有党员4 916名。

   几个年份全县党员数
  表11—5



  二、党员分布

  1932年至1938年,绥滨党员大多数分布在康乐、大城、德胜、富山、北岗、望江等农村地
区。1948年开始在工厂中发展工人党员。1979年后,知识分子出身的党员渐多。

   几个年份党员分布状况表
  表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