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宣传教育
第四节 宣传教育
一、理论学习
1964年恢复绥滨县的建制后,由县委宣传部负责全县在职干部的理论学习。城乡各党委、
总支设宣传委员和理论学习辅导员。先后较系统地学习了毛主席的《实践论》、《矛盾论》等
文章。1966年初,全县广大干部以焦裕禄为榜样,开展了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活动。学习方法
多以自学为主,通过联系实际,记心得体会,举办“讲用会”等形式来检查学习效果。1966年
10月,设立县委理论学习室。“文化大革命”期间,理论学习的主要内容是毛主席著作“老三
篇”。《毛主席语录》。1976年在“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中,主要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
《水浒》评论。全县有理论辅导员2 000人,建立理论学习小组1 400多个。1978年中共十一届
三中全会后,深入开展了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学习《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等重要文件。1981年采取举办学习班、培训骨干等方法学习了《中国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研究》
和《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983年采取自学、专题辅导等方法系统学习了
《陈云文选》、《邓小平文集》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85年重点学
习了《中央关于整党的决定》。
二、党员教育
通过整党整风和支部会、支委会、小组会、上党课(统称三会一课)的形式,经常对党员进
行党的性质、任务、作用等方面的教育。各党委每年都进行一次为期10至15天的集中培训。对
副科级以上党员干部和农村支部书记由党校进行不定期轮训。1983年北山乡自办起党校。1984
年全县各乡(镇)普遍办起了党校。各党校均配有专兼职教师。1983年至1985年共办轮训班50期,
培训党员7 000余人次。
三、社会宣传教育
社会宣传教育工作,主要根据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和本县的中心任务而定。1964年开展
了学雷锋、学焦裕禄的活动。1965年在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向全县广大群众进行了社会主义、
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及遵纪守法教育,广泛宣传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全县各条战线上开展
了“评功摆好”和“比学赶帮活动”。有不少农村生产队建立起图书室、俱乐部,并积极开展
群众性读书、读报、听广播、讲革命故事、唱革命歌曲等活动。“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全县
到处兴起了“跳忠字舞”“三敬三祝”、学唱革命样板戏等活动。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
会后,全县开展了落实各项政策的宣传教育。在农村开展了落实生产责任制和怎样富起来的大
讨论。1982年全县开展了第一个文明礼貌月活动。1983年全县开展了“五讲” (讲文明、讲礼
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四美(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三热爱(热爱祖国、
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党) 和创建文明村、文明单位活动。1985年全县共创建市级文明村10个、
文明单位9个、文明乡1个。县级文明村18个,文明单位5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