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青少年组织
第四节 青少年组织
一、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
1949年4月,绥滨第一个青年团支部在傲来村建立。1957年7月31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
改称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64年 3月,建立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绥滨县委员会。书记佟贵昌。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全县各级团组织陷入瘫痪。1967年4月5日县革命委员成立,下
设青年组。1968年 4月改设共青团组。1972年12月恢复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绥滨县委员会,召
开共青团绥滨县首届代表大会,选出委员29人。1977年 3月16日召开共青团绥滨县第二届代表
大会,选举委员31人,常委7人,书记陈宪维。1981年3月22日召开共青团绥滨县第三届代表大
会,选举委员31人,常委9人,书记杜荣家。
1985年全县共有22个基层团委,31个团总支。439个团支部,5 498名团员。团县委下设宣
传部、组织部、学校部,编制为6人,书记姜庆志。
绥滨县共青团组织建立以来,配合党的中心工作积极开展各项活动,为振兴绥滨起到了突
击手的作用。
1965年在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全县广大青少年广泛开展了学习雷锋,访贫问苦,拥军优
属等活动。
1977年在农业学大寨运动中,全县组织起171个青年生产突击队。参加人数达2 415人,组
织青年科研小组56个,种科学实验田226亩,营造青年林72亩。
1979年开展争当新长征突击手(队)竞赛活动,全县涌现出73个青年长征突击队,282 名新
长征突击手。
1983年开展“学雷锋、树新风、创三好”活动,全县共组织青少年“学雷锋”、“为您服
务小组”2 931个,做好事34 800件。支援甘肃省采集树种382斤,草种998斤。
1985年,在两个文明建设中,全县涌现出8个文明青年单位,200名文明青年标兵。10名青
年致富能手。青少年为灾区捐款3 751元,造林1 100亩,绿化道路115条。
二、少年组织
(一)儿童团
1937年绥滨抗日群众运动进入高潮,五区北小岗、三区曲家窝棚、二区李大柜等地组织起
儿童团。其主要任务是站岗放哨。为抗联递送情报。1938年 7月,日伪统治者在绥滨进行大逮
捕后,各地儿童团活动停止。
1947年,土地改革运动在全县普遍展开。各村均建立了儿童团。其主要任务是协助民兵站
岗放哨,盘查坏人。
(二)中国少年先锋队
1949年,绥滨县城小学校开始建立少年儿童队组织,1953年改为中国少年先锋队 (简称少
先队)。“文化大革命”期间,各中小学校均建立了 “红卫兵”、“红小兵”组织,取替了少
先队组织。1978年开始恢复少年先锋队组织。1985年全县共有少先队大队12个,中队 214个,
少先队员13 479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