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五节 知识青年插队

第五节 知识青年插队




  绥滨县知识青年插队是从1965年开始的,当年只动员了12人到忠仁公社新安大队 (现忠仁
乡新安村) 落户。在县委办公室设一人负责具体工作。“文化大革命”中,在“知识青年到农
村去”的号召下,1968年掀起了知识青年下乡插队的高潮。为适应工作需要,设“五七”办公
室,并加强了领导,充实了人员。1968年、1969两年还分别接收和安置了鹤岗市知识青年1 004
人,浙江省547名,北京市4名知识青年,1973年成立绥滨县知识青年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
“五、七”办撤销。到1978年,先后动员本县城镇初,高中毕业学生 2 067人到农村或知青农
(林)场插队;1975、1976两年还接收安置了佳木斯市知识青年189人。共接收和安置了知青3 811
人。

  这些人分布在一个农业良种场、两个林场、两个知识青年农场(供销社系统和林业系统)、
10个人民公社的65个大队。国家拨了安置经费,在各青年点为知青建了食堂和宿舍。使知青的
物资,文化生活和医疗得到了保障。

  知识青年在农村和农、林场锻炼期间,有 174人被评为县级先进个人;有27人加入了中国
共产党,297 人参加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2人上了大学,36人走上了各级领导岗位。其中
一人成了作家,一人提升为县级领导。

  1976年以后,根据中央关于知识青年工作的指示精神,已下乡的知识青年陆续返城。到1979
年大部青年已回城市安排工作,在农村还有87名已婚的老知识青年。根据上级指示精神,对他
(她)们分别作了妥善安置。有13人安排到乡、镇企业;还有74人给每人 1 000元一次性经济补
助,脱离了知青关系,不再以知识青年对待。

  1979年终止了知识青年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