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四节 卫生防疫

第四节 卫生防疫




  一、卫生防疫

  民国19年(1930年)8月,李雪堂组建除秽公司,备有马车1辆,专司扫除县城的厕所。伪满
大同2年(1933年) 7月,除秽公司由警务局接收,改为官辖。康德元年(1934年)5月。添设除秽
车 1辆专司清除城内垃圾。1941年开始,县公署每年组织两次由警察、各区保甲长及医务人员
参加的卫生检查活动。发放防治小伤小病的家庭常备药箱。1945年 6月,于各街村公所设立了
卫生保健指导员共4人,专司卫生管理。

  伪满时期,除接种牛痘菌苗外,其他疫苗只给伪官吏家属接种。民间传染病经常发生、流
行,特别是斑疹伤寒和小儿麻疹、白喉等,死亡率很高。

  1953年 1月,在“预防为主”的方针指导下,绥滨地区各卫生医疗单位内均成立了防疫组
织,设有专人负责。1964年 4月,建立了绥滨县卫生防疫站,各种传染病发病率逐年下降,重
点病基本上得到控制和消灭。

  1964年防疫站建站时有西医士1人,检验士1人。1984年有西医师4人,西医士7人,检验士
2人,其他技士1人,护士1人。卫生员2人。行政及工勤人员16人,全站共35人。站内设行政办
公室、防疫科、卫生监测科、检验科、结核防治科、宣传科。站内备有电泳仪、分析天平、离
心机、电冰箱、心电机、X光机等仪器设备,价值1.9万余元。

  二、传染病防治

  绥滨县自1975年开始,有较完整的疫情资料记载。1975年以来,共发生乙类传染病16种,
无甲类病发生,患者48 682例,死亡250例。现在,甲类传染病已经消灭。麻疹的发病率由1964
年的2 000.41/10万下降到1981年的1.87/10万。1981年以后无病例发生,百日咳由1965年的1 048.17
/10万下降到1983年的15.22/10万;白喉、小儿麻痹这两种危害性严重的疾病,分别于1975年、
1978年杜绝了新患的发生。

   1964—1985年绥滨县急性传染病发病、死亡情况
  表20—5



   1964—1985年绥滨县急性传染病发病、死亡情况
表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