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王庆林

王庆林




  王庆林,男,1918年生于辽宁省海城县。幼年随父母迁至黑龙江省集贤县太平镇居往,因
家境贫寒,只读四年小学,缀学后,只好在集贤、富锦两县随父亲扛活、卖零工度日。直至1945
年解放,王庆林一家定居在富锦县长安区务本村。

  1946年王庆林积极地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斗争,被选为村农会主席。1947年
1月参加革命工作,先任富锦县永安区区长,后任区委书记。1949年9月调富锦县县委任组织部
副部长、部长。1951年10月到东北局党校学习,1952年 8月回县任富锦县委书记。1964年任绥
滨县委书记。王庆林在富锦、绥滨两县任职20余年,被人们称为“两袖清风的好书记。”

  王庆林工作积极肯干,几十年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常年工作在基层。绥富两县是农业县,
王庆林一年四季滚在乡村,深入群众和社员一起犁田锄地,调查研究,指导生产,他的足迹走
遍了绥富两县千家万户,山山水水。农民把他当做贴心人。

  1958年大刮共产风、浮夸风时王庆林坚持实事求是,反对浮夸风、共产风、平调风,反对
大垄改小垄。1959年被打成“右倾机会主义分子”。下放到集贤县四马架农场劳动改造。

  1961年7月,王庆林同志被甄别平反,任合江专员公署畜牧局副局长。1962年6月调回富锦
县任县委书记,仍然是长年蹲点在农村。他长期身患严重的气管哮喘病,组织决定他休息,他
拒绝了,继续坚持工作。

  1964年富锦、绥滨分县,绥滨被中央确定为边防县。王庆林带领大批干部怀着保卫边疆建
设边疆的决心来到松花江北。开展工作。建县初,各方面条件都很艰苦。他身体多病,从不要
特殊照顾,总是和普通干部吃在一起,睡在一起。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广大干部安心边疆创
业干一辈子。绥滨县重建工作很快开展起来。

  在十年动乱中,王庆林同志病重了。1971年初,他卧病在床,但仍不忘党的事业。他病逝
的前三天,用颤抖的手给县委领导写了《如何利用松花江水源,开渠种稻,造福人民》以及培
养、提拔、使用干部的工作建议。

  王庆林一生艰苦朴素,廉洁奉公,党风正派。在他任职期间从不搞请客送礼,严格要求亲
属不搞特殊化。妻子调整工资,孩子安排工作,亲属要求进城,王庆林从不特殊照顾。

  1956年他去苏联参观学习农业,组织上给他做一套毛料服,一双皮鞋,买了一台照相机。
归国后,王庆林一直没有舍得穿、用。在病重期间,他叫爱人将服装和照相机交给了国家。

  同年7月松花江暴涨,与松花江堤平槽,高出平地2米,一但决口,几万人民将遭沉重灾难。
上级决定绥滨为泄洪区。命令富锦县将缓滨几万人民迁出,放弃绥滨。王庆林不愿让人民遭此
重大灾难,他和县委成员讨论决定,誓保绥滨,有王庆林在,就有绥滨在。他请求上级。要求
兄弟市县支援。上级答应了他的请求,先后调来双鸭山、集贤县、桦川县和本县民工 2万余人,
昼夜战斗在松花江堤上。王庆林彻夜不眠地指挥在抗洪抢险第一线上。经一个多月的抢险战斗,
绥滨人民脱险了,男男女女,老老幼幼无不感谢老书记王庆林。

  王庆林因身患支气管癌,于1971年11月14日逝世,享年54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