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修始末
编修始末
《绥滨县志》在黑龙江省志办公室和鹤岗市志办公室的关怀指导下,在中共绥滨县委、县
政府的具体领导下,经过编辑人员的努力,历时15载,现已出版了。
《绥滨县志》的编写是从一无旧志,二无历史档案资料的困难条件下开始的。
1981年5月8日成立绥滨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绥滨县志》编写工
作。从教育、县社、党校、县委宣传部借调4名同志参加编写工作。
1981年10月县委、县政府在县各科科长会议上传达了省委、省政府《关于编写地方志的通
知》。要求各科(局)、公社(乡)安排人员搜集资料,着手编本部门志。1982年 3月县志办拟定
了《绥滨县志资料征集提纲》发到各单位。4 月,县委、县政府在各科科长会议上传达了省编
写地方志会议精神,强调了编写地方志的重要性。1982年11月30日至12月 1日,县委、县政府
召开地方志和党史资料征集会议。各科科长、各公社党委副书记参加了会议。会议传达了东北
三省党史资料征集会议精神和省、地编写地方志会议精神。会上,主管县长要求各部门、各公
社首先编写部门志和公社志。并为县志提供资料。1982年12月和1983年 5月,县先后举办两次
系统志、公社志编辑人员培训班,共培训了80人次,学习了编史修志基本知识,绥滨县沿革史、
兄弟县县志的样篇。
1981年10月开始,到1984年 2月,县志办公室先后派人到黑龙江省档案馆、吉林省档案馆、
辽宁省档案馆、长春图书馆等单位查阅有关绥滨县历史的档案和书刊,查阅档案1956年卷,图
书1 184册,摘抄卡片2 567页,复印资料8 600页,积累资料450万字。同时,访问了在哈尔滨、
沈阳、长春、北京等地在绥滨县历史资料,获口碑资料115万字。
1983年10月编排《绥滨县志目录》草稿。《绥滨县志》共设自然地理、建置、农业、工业、
财贸、政事、社会、公检法、教育、文化、卫生、科技、人口等23编。
1984年原借调的同与被原单位调回,县编制委员会根据省编委文件精神为县志办配备了 4
名专职工作人员,人手不足又从离退休干部中聘请了 6名老同志从事编辑工作,经一段时间学
习后,编辑人员按编进行分工整理资料,进行试写,然后开始正式编写,1989年完成县志初稿
的编写任务,随着进行总纂,边总纂边打字,1992年 6月《绥滨县志》送审稿打印完成。1992
年 7月县政府进行机构改革,县志办公室撤销,人员和工作任务并入县档案馆,县志的工作由
档案馆负责。
1992年8月12日《绥滨县志》送审稿报鹤岗市地方志办公室审查。1992年8月28日送黑龙江
省地方志办公室审查。1993年2月5日按省志办审查意见进行修改,1993年 5月25日《绥滨县志》
稿修改完毕。1993年5月30日再次送省志办公室审查,于1993年9月27日定稿。1995年 6月开始
印刷出版。
在《绥滨县志》编修过程中,柴德林、段方、陈国兴、赵树和、张广运、张星峰、张兴村、
黄福臣、赵广东等领导同志都领导过《绥滨县志》编修和出版工作。
省考古队张泰相和在绥滨战斗过的老同志、老干部陈大凡、董奎振、陈德琼、苏德高、袁
福良、刘忠民、于华烽、高玉彬、亓导泉、张志超、许铁民、赵海瀛等 135名同志为《绥滨县
志》提供了许多宝贵资料。各单位、各乡的领导和修志人员予县志的编修以大力支持。黄国山、
谭云满、张职等同志为县志资料收集付出了艰辛的劳动。
在县里资金较紧的情况下。县委书记赵树和、县长高文君和财政局的领导同志积极筹集资
金,致使县志得以出版。
在《绥滨县志》出版之际,对为《绥滨县志》做出贡献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绥滨县志》出版了,由于编辑水平不高,资料不足,难免有疏漏和错误,希望有识之士
提出宝贵意见。待将来再修志时予以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