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地层

第二节 地层




  境内出露的地层主要为元古界、中生界及新生界。古生界地层在县城北东的石灰窑也有小
面积出露。

  一、元古界

  元古界是境内最古老的地层,出露集中,且较发育,主要出露于中部及北部,由黑龙江群
晶体片岩和麻山群混合岩、大理岩、变粒岩等组成。

  元古界之黑龙江群(其中有鸡冠山组、山咀子组、湖南营组)在本县境内非常发育,主要分
布于北部。为一套由中到低级区域变质结晶片岩所组成。原岩应为粘土质、半粘土岩及中基性
火山岩。变质程度不深。为绿片岩相。该群之长石片岩,全为钠长片岩;绿片岩中发育多处大
小不等的超基性岩体.故赋存矿产很少。

  元古界之麻山群(其中有西麻山组、柳毛组、十字山组)在境内也非常发育,主要出露于中
部,由一套深变质的变粒岩、片岩、片麻岩、大理岩及各种混合岩组成。为陆源火山碎屑——
碳酸盐建造。岩石普遍遭受混合岩化作用。该群中无钠长片岩出现。超基性岩体很少,故赋存
石墨、大理岩、白云母、铍、铀等多种具:£业意义的矿产。

  二、古生界(震旦系——寒武系石灰窑大理岩)

  古生界石灰窑大理岩,仅分布于县城(凤翔镇)北东石灰窑 (现宝泉岭农管局工业营水泥厂
所在地 ),出露面积 0.008平方公里。主要为灰色条带状细粒大理岩,夹少量灰质石英岩。为
一套纯盐酸沉积。其大理岩氧化钙的含量较高,钙镁比值大。一般


的颗粒细小,一般在 0.2毫米左右。和本县其他各处大理岩有明显区别。其与下伏地层为不正
合接触。

  三、中生界

  境内之中生界地层仅出露下白垩统淘淇河组、猴石沟组、及上白垩统松木河组。主要分布
于兴东、王家店北部,都鲁河上游一带;北部、四道木营及老沟一带也有零星出露。

  (一)下白垩统

  1、 淘淇河组。该组为一套陆相正常沉积碎屑岩建造,局部含一些火山物质。具类磨拉石
式山间盆地堆积特点,厚度及岩相变化较大,因此可明显分为上、下二个岩性段,下段以砾岩、
砂砾岩为主夹含砾长石砂岩和泥岩。分布严格受大地构造控制,主要分布于嘉荫——乌拉嘎断
陷带内。萝北仅出露下段。分布于庆林林场一带。与黑龙江群山咀子组为断层接触。

  2、 猴石沟组。该组出露于兴东、鸭蛋河流域及宝泉岭农场三分场一带,呈近南北向分布,
倾向南东东.倾角20~30度.局部倾角较陡。该组属类磨拉石粗碎屑岩建造,为山麓和山间盆地
堆积,且呈下粗上细的沉积韵律,底部砾岩中的砾石成分,除元古界片岩混合岩外。尚有大量
火山岩砾石,上部夹三层二米厚的白灰色流纹质凝灰岩。由西向东下部含砾粗砂岩、砂砾岩变
相为砾岩,颗粒变粗。厚度增大。上部砂岩所含煤层层数增多、变厚、煤质亦稍好。纵向变化
为由下到上粒度变细。岩石有后期轻微蚀变,胶结物中普遍出现绿泥石化及沸石化。沉积受华
夏系及南北向构造的控制。其与元古界麻山群西麻山组呈不正合覆盖。

  (二)上白垩统松木河组

  上白垩统松木河组。为一套中——酸性陆相火山岩建造,以熔岩为主夹少量火山碎屑岩、
其岩性组合下部主要为中性、中基性喷出岩,而上部则为酸性、中酸性喷出岩,表现出由中性
到酸性的喷发旋回,其平面由西向东中酸性、酸性成份增多。分布严格受断裂构造控制。主要
出现在梧桐河、都鲁河压扭性大断裂的两侧。所以于王家店的北部,草帽顶及都鲁河上游的光
头山一带都有分布,北部嘉荫河流域及南部宝泉岭农场一带也有零星分布。据14个中基性岩石
硅酸盐样品分析结果,扎氏数据特征,岩石均为正常铝过饱和系列,属


岩石,其中以弱碱居多,暗色矿物中富含镁,铁含量不多,钠含量大于钾质。副矿物中锆石含
量较高。晶形复杂、浅色,少见熔石现象。其与下白垩统猴石沟组为不整合覆盖。

  四、新生界

  (一)第三系

  第三系乌云组。该组为陆相碎屑岩建造,主要分布于断坳陷带及山间盆地中。在境内仅出
露于新河上游,面积约八平方公里。该组以泥质岩、砂岩为主,且含少量砾砂岩、粘土及煤层,
但成岩程度较差,呈半胶结状态,煤的变质程度低且含松脂。为不整合覆盖在元古界西麻山组
之上。

  第三系宝泉岭组。该组为一套粉砂岩、泥岩、细砂岩为主的内陆湖沼泽相堆积。由于严格
受合江内陆断坳陷的控制,使地层走向北东,倾向南东,倾角平缓,纵向上地层由下往上,粒
度变粗,呈反旋回特点。横向上由宝泉岭二分场向南东,地层厚度增大,颗粒变细。本组中下
部含煤,向下煤层变厚并普遍含有树脂。由于受基底不平及断层影响,使地层厚度变化较大,
煤层不稳定。其呈角度不整合覆盖在上白垩统松木河组之上。

  第三系大密罗玄武岩。该组主要分布于本县北部嘉荫河南岸的二九及中心林场附近,由褐
色气孔状、杏仁状玄武岩,灰色伊丁石玄武岩,杆栏石玄武岩,斜方辉石安山玄武岩组成。其
下伏地层关系不清。

  (二)第四系

  主要沿河谷及东南部平原分布。按时代及成因类型分为下更新统罗家窝棚组。上更新统阶
地堆积、超河漫滩堆积,现代河床河漫滩堆积。

  下更新统罗家窝棚组。其分布于北部中心林场附近及新河上游。出露高度 300米以下。由
巨砾、砾石和黄色泥砾,白灰色砾石层类粗砂层,灰色粘土扁豆体组成。平行不整合于第三系
大罗密玄武岩之上。

  上更新统阶地堆积。广泛分布于黑龙江沿岸及都鲁河、梧桐河、鸭蛋河下游。出露标高80
~ 100米。主要由黄土状亚粘土、中细砂及粗砂、粗砾石、砾石组成。一般为上迭式,少量为
内迭式出现。由于新构造运动的不均衡性,厚度变化较大。西部与北部阶地后缘和山地相接处,
形成山前倾斜平原,坡度较陡。其前沿与超河漫滩相连。

  超河漫滩堆积。主要由亚粘土和砂砾石组成。在南部都鲁河,梧桐河两岸有较大面积,且
呈条带状或不连续的迂回扇面分布。普遍具退缩牛轭湖、古河道及沼泽化现象,地形平坦,微
向河谷方向倾斜。

  现代河床河漫滩堆积。其河漫滩组成物质为亚粘土、砂砾石及砾石层。而现代河床则为砂
砾石及砾石堆积。呈条带状广泛分布于黑龙江、都鲁河、梧桐河、鸭蛋河及其沟谷支流中。河
漫滩砂洲心滩,一般高出正常水位0.5~1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