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三节 江心岛屿

第三节 江心岛屿




  黑龙江流经县境一段,由于历年来的洪水冲击,使原来与我方陆地紧密相连之近江滩地,
由上而下逐渐形成江心岛屿。沿黑龙江我侧现有江心岛屿 13个,面积最小的史魔症江通只0、
013平方公里,面积最大的大江通岛达 7.16平方公里,总面积为13.3平方公里。除兴东夹信子
岛现有耕地150亩,清荒600亩外,其余各岛树木密集,杂草丛生,鸟兽成群。故有的适于放牧,
有的可供渔猎,有的堪称军事要冲。其形成时间,上游江心岛屿早于下游江心岛屿。其中之小
江心岛屿,特大洪水均能全部淹没,各江心岛屿之概况见下述:

  一、兴东夹信子岛

  该岛位于太平沟乡兴东村顺江而下3公里处,其地理座标东经130°54′北纬47°52′。由
3个岛组成,长2 225米。宽640米。距我岸50米,总面积1平方公里。1907年开发萝北时就有此
岛。当时兴东居民肖子恒曾在岛上开荒种地,故早得名肖家地营子,肖死后群众改称其为“夹
信子”。旧中国时期,该岛归兴东道台府管辖,日伪时期归萝北县兴东村公所管辖,现归本县
太平沟乡管辖。当地居民一直在岛上耕种和打鱼。1935年,我抗日联军在此岛上收降过土匪,
改编成抗日游击队在岛上和附近地区活动,故于1938—1945年日伪将其划为禁地,随之岛上居
民被迫迁走,于是兴东伪警察队曾在岛上盖哨所 3间,常年在岛上执勤,并种地65亩。光复后
当地居民才得以继续到岛上从事农、渔活动。直到现在兴东村在岛上种地150亩,清荒600余亩。
现该岛周围生长有柳、杨、榆等树木,还设有429、430红色航标两处。

  二、兴东小夹信子岛

  该岛位于太平沟乡兴东村顺江而下6公里处。其地理座标东经130°55′,北纬47°50′。
长450米,宽190米,距我岸35米,面积0.02平方公里。1907年开发萝北时就有此岛。因其比兴
东夹信子岛小,故名“兴东小夹信子岛”。旧中国时期,该岛归兴东道台府管辖,日伪时期归
萝北县兴东村公所管辖,现归太平沟乡管辖。1907年肖子恒、史明启等人就在该岛上钓鱼。直
到现在当地居民常上岛作业。

  三、延兴岛

  该岛位于延兴顺江而下1.5公里处,其地理座标东经130°56′,北纬47°43′。长 1 500
米,宽250米,距我岸650米。面积0.25平方公里。1907年开发萝北时就有此岛。因与延兴屯相
对,故名“延兴岛”。旧中国时该岛归萝北延兴地区“头卡”管辖。日伪时期归萝北延兴伪警
察小队管辖,现归萝北延军农场管辖,1910~1935年曲同山等居民常登岛作业。现有我方设置
的航标两座。

  四、名山岛

  该岛位于名山镇顺江而下1公里处。其地理座标东经131°06′,北纬47°40′。长 2 100
米。平均宽250米。距我岸200米,面积 0.25平方公里。该岛早在1914 年以前由于江水冲击而
成。最初江岔较小,后经多年江水冲涮,江岸坍塌,沙滩扩大,江岔增宽,但因岛之四周树木
茂密,故变迁不大。枯水期江岔露出与我陆地相连,特大洪水可被淹没。该岛土质肥沃。岛上
树木茂盛,多有黄鼬、貉子、狐狸等野生动物出没,附近水域盛产各种鱼类。1930年居民于海
桥在岛上栽树打鱼,故原以“于海桥江通”名之。

  五、莲花岛

  该岛位于肇兴乡三马架村所在之黑龙江段上游。其地理座标东经131°12′,北纬47°42′。
岛长1 000米,宽150米,距我岸60米,面积0.11平方公里。因附近有莲花屯,故名“莲花岛”。
1919年因于此处设二卡。所以原称二卡江通。该岛土质肥沃,树木繁茂,变迁不大,枯水期明
显与我陆地相接,特大洪水可全部淹没,岛屿附近水域盛产各种鱼类。为我渔牧业生产基地。
岛上现有打鱼点一处。

  六、头道通岛

  该岛位于肇兴乡上街基和三马架村之间的所在江段上,其地理座标东经131°14′北纬47°
43′。岛长5 800米,宽750米,距我岸100米,面积2.8平方公里,从我岸为序因排列在首,故
称“头道通岛”。该岛形成较早,中间有一条宽20米、深4——5米的河沟,将其分为两段,四
周树木茂密,所以变迁不大,枯水期可与我岸相接,特大洪水大部淹没只剩北侧一条岗地,岛
上土质肥沃,树木杂草丛生。适于放牧。附近水域盛产各种鱼类,现有我方打鱼点一处。

  七、二道通岛

  该岛位于头道通以北。其地理座标东经131°15′,北纬47°43′。岛长1 900米。宽 390
米,距我岸800米,总面积0.6平方公里,上游另有一小岛与其相距5G 米,面积0.015平方公里,
从我岸为序排列第二,故称“二道通岛”。该岛形成于1919年以前,因四周有柳树保护,其变
迁不大。枯水期岛的两端通过头道通与我岸相连,特大洪水时仅能露出一条小岗。岛上土质肥
沃,柳、榆等树木和芦苇、杂草繁生,附近水域也盛产鱼类。

  八、三道通岛

  该岛位于二道通岛北侧,其地理座标东经131°15′,北纬47°43′。岛长1 100米,宽210
米,距我岸1 250米,居黑龙江主航道我侧,面积 0.13平方公里。从我岸为序排列第三,故称
“三道通岛”。该岛在开辟萝北前就已经形成,由于历年江水冲涮,岛屿面积缩小,但变迁不
大。枯水期其与二道通、头道通、莲花岛明显相连而与我陆地相接,特大洪水可淹没,其附近
水域盛产各种鱼类。是我渔业生产基地,现有打鱼点两处。岛上土质肥沃,树木密集,便于隐
蔽,有着重要的军事意义:

  九、东兴岛

  该岛位于肇兴乡东兴村所在黑龙江段下游1公里处。其地理座标东经131°23′,北纬47°43′。
岛长1 150米,宽300米,距我岸150米,面积 0.25平方公里。因紧靠东兴村故名“东兴岛”。
东兴村昔称杨家窑,故原称“杨家岛”。该岛形成于1914年以前,当初岛子较大,且西头紧连
一小岛,江岔也只有十余米宽的水面。由于江水冲涮,岛屿逐渐缩小,1958年后,西头小岛全
被冲涮掉,只残留几株柳树和砂岗,当地群众戏称之为“一撮毛”,因而东兴岛现仅存主体,
枯水时江岔可涉水而过,特大洪水能被淹没。岛上土质肥沃。草木丛生。附近水域盛产各种鱼
类。该岛距苏方“苏回岛”较近。江道水浅,地形隐蔽,1945年苏军曾于此过江,因而具有重
要的军事意义。

  十、史魔症江通

  该岛位于肇兴乡原柴宝屯所在黑龙江段下游主航道我方一侧。其地理座标东经 131°26′,
北纬47°44′,距我岸40米,面积 0.013平方公里,因早年我居民史魔症(姓史,患有精神病)
曾在此居住,以打鱼为生。故名“史魔症江通”。该岛形成于1914年以前。历经多年,虽有缩
小,但变迁不大,枯水期可与我陆地相连。特大洪水能被淹没。岛上柳树茂密,附近水域可打
鱼。

  十一、孤 岛

  该岛位于肇兴乡原柴宝屯所在黑龙江段下游主航道我侧。其地理座标东经 131°27′,北
纬47°44′,距我岸 300米,面积0.12平方公里。1919年我居民陈忠曾在此居住,故原称“陈
忠江通”。该岛于1914年以前形成,最初岛大江岔小,后经历多年江水冲涮而缩小,但岛屿变
迁不大,枯水期明显与我陆地相接,特大洪水能被淹没。岛上柳树茂密,周围水域盛产各种鱼
类。是我渔业生产基地。

  十二、小亮子岛

  该岛位于肇兴乡东10公里以北黑龙江主航道我侧,由灯照江通,小亮子江通、月牙岛所组
成。其地理座标东经131°29′,北纬47°44′,距我岸150米,总面积0.32平方公里,该岛形
成于1914年以前,由于江水的不断冲涮,岛屿逐渐缩小,特别是月牙岛缩小较多,灯照江通东
北侧也被江水冲出一道小沟。枯水期三岛相连并与我陆地相接,东端与我大江通岛相接。岛上
土质肥沃,树木密集。附近水域盛产各种鱼类。是我渔业生产基地。

  十三、大江通岛

  该岛位于我小亮子岛东端黑龙江主航道之我侧。其地理座标东经131°31′,北纬47°43′。
岛长5 020米,宽2 200米。距我岸 240米。面积7.16平方公里。该岛曾以“圈河通”“大亮子
江通”名之;1914年前岛的西北头住过20余户朝鲜族人,故又名“高丽夹信子”;1935年前周
德贵曾在岛的西南侧圈河口档过亮子,故又名“周德贵亮子”;又因出鱼多而称“小钱柜”。
该岛形成初较大,江岔类似小河沟,后因江水不断冲涮,水面增宽,岛屿变小,其北端和南端
西侧位于迎水面,每年两端泥土坍塌1~2米,而南端东侧背水面逐年淤沙,面积渐增。枯水期
其与小亮子岛东端相连。岛上地势平坦,土质肥沃,生长有杨、柳等多种树木,狍子、狐狸等
野生动物也多有出没。附近水域盛产各种鱼类,是我渔业生产基地,现有县打鱼队常年在岛上
作业和守岛。1934~1938年间我抗日联军常依托该岛打游击、打土匪;1963年 8月苏军事人员
来岛驱赶我渔民而引起的“大江通事件”也发生在该岛,所以它具有很重要的军事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