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迁移变动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萝北设治时,人口稀少。由于太平沟等地金矿业的开发和工商
业的发展,人口逐渐从冀鲁吉奉等地自行流入。民国时期,由于放荒开垦土地,从辽宁、吉林、
山东等地迁入部份人口。东北沦陷时期,有一部份人口是自行流入的,也有当局迁来的开拓民。
1955年,北京、天津、哈尔滨、河北青年志愿垦荒队,相继到萝北开荒建点。1956年,又
有山东等省青年志愿垦荒队来萝北开发和建设边疆,国家有组织的从山东等地移民到县内垦荒。
1955~1957年共安置 4 976户,建立了24个新村。1958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预备一师、预备七
师和志愿军归国的部份官兵及其家属 5 000多人,到萝北参加建设。1963年,宝泉岭农场随新
界划入萝北,1972年鹤北林业局的建立与发展,萝北县人口也因此而大幅度增加。根据有关规
定,1985年,普阳农场统计资料从萝北划出,因而人口减少。现根据已掌握的资料将全县和县
属人口迁移变动情况分别列表记述。
建国后全县历年迁移变动统计表
表3—22 (1949~1985年)
续表3—22
建国后县属历年迁移变动统计表
表3—23 (1949~1985年)
续表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