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五节 作物保护

第五节 作物保护




  解放前地广人稀,杂草丛生,农作物常发生病虫害。地下病虫害有蛴螬、蝼蛄、地老虎、
金针虫、拟地甲等;杂粮害虫有粘虫、草地螟、玉米螟大豆食心虫、青菜虫、蝗虫等。病害:
小麦有麦锈病、白粉病、病毒病、腥黑穗病和散黑穗病;大豆病害有灰斑病;水稻的稻瘟病,
玉米有黑穗病,蔬菜病害有猝倒病和立枯病等;杂草有稗草、三棱草、狗尾草、灰菜、莞菜、
苍耳、鸭舌草、眼子菜、牛毛草、猪秧秧、苦苦菜、野慈姑、泽泻、马唐、蓼蓼、蟋蟀草、水
葱、看麦娘、野燕菜等。对此农民用烧香了愿求神保佑的办法,在每年的农历六月六日杀猪吃
会①祭谷神。少数精细农户对青菜虫用手捕捉,对小麦黑穗病用手拔掉,对庄稼地里的杂草用
锄头铲除,别无他法。

  建国后人民政府非常重视农作物保护,在大力宣传教育群众破除迷信的同时,领导农民进
行积极防治,具体办法能捕捉的用手捕捉,不能捕捉的用烟雾熏落或用挖沟坑杀和用黑光灯诱
杀等办法。

  1960年以后,采用药物防治。药物有六六六、乐果、一○五九、甲基、敌敌畏、敌百虫、
滴滴涕等。用这些药物制成拌种剂、颗粒剂、喷洒剂、涂抹剂等,以达灭虫目的;还利用了白
僵菌、赤眼蜂进行灭虫。在对农作物病害防治上,则采取了赛力散拌种防治小麦黑穗病;用多
菌灵拌种防治玉米黑穗病,对谷子白发病,马铃薯晚疫病,白菜腐烂病也采取了药物防治办法。
50年代末期到70年代,由于预测预报及时,用农药喷洒防治,保护了作物正常生长。即使在虫
害严重的年份,也能灭虫保苗,夺得丰收。如1972年在全县范围内粘虫大发生,受灾面积达15
万亩。它主要危害小麦、水稻、谷子、大豆等。在人民政府领导下,采取了用粉剂滴滴涕、六
六六、敌百虫防治,很快被消灭掉,保住了作物,未造成减产。80年代初又开始采用了溴氰菊
脂、速灭杀丁、辛硫磷等药物防治,灭虫效果达百分之百。1982年草地螟大发生,遍及全县 9
个公社84个大队,危害着 24万亩农田。6月20日发现,一代幼虫开始时每平方米10头左右,到
24日每平方米达100头以上,有的地块每平方米1 100头,最多者达 3 000头,在县委县政府领
导下,全县总动员,出动2.1万人进行捕杀,全县使用了药物109吨,其中六六六95吨,敌敌畏
4吨,敌百虫2.3吨,滴滴涕2.5吨,辛硫磷0.5吨,乐果 0.7吨,使用了机引喷雾器21台,背负
喷雾器350台,喷药带84条。同时也采取了挖沟坑杀,共挖防虫沟37 条,在重点区撒药等土洋
结合办法进行捕杀,终于保住了16万亩作物的正常生长。

  农作物病害的防治,玉米有黑穗病,这种病一经发现。如不及时防治就会漫延,对它采用
多菌灵抖种防治效果很好。小麦锈病、白粉病、病毒病等抽穗后的黑穗病和赤霉病的防治。60
年代开始用药剂拌种。80年代初用药物拌种已达 90%以上,基本控制了病害。80年代后期用多
菌灵拌种和拌种双拌种,已经控制在3%以下。

  ①吃会:是在六月六日由一个村的头行人主持,用猪头到庙堂上供,求神保佑,猪肉大伙
吃掉。

  大豆灰斑病是主要病害。一般年份都有发生,发病率达 15~30%。1983年大豆灰斑病大发
生,占大豆总面积的90%以上,病情级别达 3~4级,严重影响了大豆晶质和产量,影响了出口,
采取了用50%可湿性多菌灵粉剂进行防治,效果达75%以上。

  水稻稻瘟病,是对水稻生产的主要病害,曾于1956年、1962年、1964年、1971年大流行过,
一般减产30~50%。采用了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1 000倍液,亩用量133斤喷雾,用1号
乳剂1 000倍液,亩用量133斤进行防治,二者效果都很好。

  蔬菜有幼苗猝倒病、立枯病、白菜霜霉病及黄瓜霜霉病。蔬菜幼苗猝倒病和立枯病,用75%
百菌灵可湿性药剂500倍液喷雾或用80%克霉灵每斤加水400 斤喷洒,每3~4次,可以控制住病
情的发展。白菜霜霉病(也叫腐烂病)主要是播期早,处于高温时期,一遇暴雨就从根部腐烂、
脱帮。防治办法除用药外,拔掉患病菜以防传染。黄瓜霜霉病用百菌灵75%可湿性剂500倍液喷
雾或者用80%克霉灵每斤加水400斤,搅拌均匀,每隔7~10天喷一次,连喷 3~4次完全可以控
制住。

  防治杂草。建国前防治杂草还是老办法用锄头除草,用木犁趟。建国后旱田还是用铲趟办
法;但在人民政府领导下,进行精耕细作多铲多趟,用手间苗和薅草。60年代开始在大豆、玉
米、马铃薯苗出齐后,用耘锄耘一遍,小麦苗期镇压,保墒抗旱,促进分蘖生根,防止倒伏,
70年代开始用机械五铧犁给大豆、玉米、谷子除草,同时开始试用药物利谷隆,除草 1号、二
四滴丁脂、拿扑净等除草。水田除了用手拨草外,应用药物除草比较多,效果也好于旱田,如
用除草醚、敌稗、二甲四氯、杀草丹、禾大壮、苯达松和恶草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