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节 果树
第八节 果树
解放前肇兴、团结、名山、太平沟等地的居民,在住宅附近栽培少量李子树和杏树。经过
多年栽培,大红袍和小黄李子能适应本地气候,产量较高,甜酸可口,到收获季节除自食外,
少量上市。杏树果实苦涩,产量极低,逐渐淘汰。
解放后,人民政府号召自己动手培育果树,活跃市场,改善人民生活。同时组织人力到外
地参观学习,部分居民开始栽大苹果、小苹果和海棠果。经过精心培育,小苹果和海棠果适应
萝北高寒气候,9月份果熟,味酸甜可口,除自食外,年上市量达几千斤。大苹果虽能结果,
但产量低,味酸涩,不适宜培育,逐渐淘汰。
1976年萝北县农业局在鸭蛋河中游碱草沟建起了果树示范基地,开始大面积培育果树。先
后从辽宁、绥棱等地引进果苗,进行试验繁殖,各类果苗试育结果分述如下:
一、大苹果类
大苹果类有金红亚变、青香蕉、巾红、白粉皮、伏锦、甜黄魁、辽伏、冰糖、红冠、冬光、
迎秋等。栽培面积37.5亩。2 452棵,经过5年的栽培试验,共计产果 500斤,成本高,收效低,
不抗低温,不适应萝北气候,1983年淘汰。
二、小苹果类
小苹果类有大秋、黄太平、花红、鸡红(123)、鸡肚夫56—3—3kg,共栽73亩,1 760棵。
经过试验,大秋、黄太平适应本地栽培现已扎根落户。这两种果树在正常气候下, 5年龄株产
果可达 80~100斤,中产也在55斤以上。花红基本适应本地气候,但需精心防寒,否则易遭冻
害,五年龄株产果40斤以上。鸡红( 123)1984年春,因化冻前出现了一次气温回升,树液流动,
接着又来了一次低温,结果全部冻死,通过实践证明,它不适应萝北地区栽培。鸡肚夫 56—3
—3kg,因栽培时间短,没看出明显结果,尚在继续培植中。
三、葡 萄
进入80年代开始了试种,从外地引进巨锋、红香水、美多红等品种,已培育成熟,除部分
居民栽培外,在果树场利用塑料温室大棚培植1 300平方米,1983 年春季遭风灾,受粉不良,
产果只有70斤。1984年预先防范了风害,保住了大棚覆盖,产果 350斤。经过几年的培植证明,
在正常年景下,头2年株产果在10斤以上,3年龄是盛果期,每株可产15~20斤,由此可见种植
葡萄大有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