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黄金

第三章 采掘工业

第一节 黄金




  萝北县原辖区辽阔,盛产砂金。以太平沟为中心,散布在东西300余华里,南北100余华里
的范围。分观音山矿区(现属嘉荫县)和都鲁河矿区。

  早在清同治年间,就有民间私采黄金者,还有大批俄人越境盗掘。后引起官方重视。光绪
十三年(1887年),北洋大臣李鸿章由瑗珲派遣清兵将太平沟,观音山、都鲁河等地的俄人驱除
出境,并派李金镛任督办,官商合办金厂,招工开矿。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庚子事变之际,
俄兵再行占据并盗掘,翌年俄国人完全获得了金矿采掘权。主要采掘太平沟、观音山、佛山等
靠黑龙江沿岸最近的砂金地。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萝北设治,清俄经过协商,以巨款赎回了
矿权,继续由北洋经营。清宣统元年(1909年),矿区兴盛,采金工人来自四面八方,多达20 000
余人,至宣统三年(1911年),改由黑龙江省官办,设立萝北金矿局。

  民国 2年(1913年),观音山及都鲁河两金厂合并,更名观都金矿,其总局设于太平沟,各
重要矿区设置4个分厂和分局。

  由于当时扎伊河上游的吉庆沟(班必富附近)多产金,故于民国2年(1913 年)有数千矿工集
聚探矿。结果于民国3年(1914年)开发了兴安沟(木头垛附近,在吉庆沟东不远的地方,位于绕
河营西北30公里,当时有采金工人300~400名,备有鎏子20台,每鎏附着2~3钱,即每吨金砂
可取9.16~13.74克砂金,含金层延长30~40华里,宽10余华里),嘉荫河( 位于吉庆沟西南境,
靠河的右岸。新发现的砂金层丰富,而且品位优良。在当时一个夏天,金矿派去十数名矿工进
行探查,砂金层靠河并伏在河底,因此该矿要在夏季作业,如水大困难,便要等到冬季河水结
冰后进行开采),小金沟(班必富附近,根据当时新到的王把头探矿结果,认为砂金层的含金率
颇高,收有300~400名矿工进行开采),又于乌河上游的大度川附近,开发了小北沟(属于老沟,
地处偏僻,常是人烟绝迹。当时矿工认为旧矿井存在很有前途的金层,于是在附近进行了精查,
果然发现了很有希望的砂金层,延长6华里,宽约1华里、砂金品位良好,当时有40余名矿工从
事采淘),洋草甸(在吉庆沟附近的小东沟以北10华里。砂金层延长30华里,宽3~4华里,视为
颇有希望的矿,砂金品位优良,可供20 000名矿工开采10数年。当时尚未开采),双龙沟(在吉
庆沟之西40余华里,该地表土甚厚,探矿及采矿都不容易。一个偶然的机会,当时吉庆矿一个
叫刘二虎的矿工,在此拾得一块重1~2两的块金。由此而得开采。当时有4~5组的小班进行探
淘作业)。民国 5年(1916年)于太平沟附近顺次开发了中兴沟、宝兴沟等地。 当时有矿工号称
10 000人,民国5年至6年产金量约20 000两。

  民国 6年(1917年)由于俄国革命的影响,国内政局的动荡变化,金矿受其影响而日趋衰落,
产金量激减。造成严重亏损。至民国12年(1923年)不得不移交给逢源金矿公司进行委托经营,
改官办为商办。改观都金厂为太平沟金厂,仍设总局于太平沟。下设嘉荫河、班别夫、大度川、
木头垛、金满沟、太平沟、桦皮沟、南小沟、桐金沟、上粮台、南厂老沟、宝兴沟等13个分厂,
收纳矿工 2 000人。商办后平均年产量约为2 000余两,仍未扭转亏损局面。至民国18年(1929
年),推算累计亏损60万元。

  民国12年以后萝北辖区缩小,与今大致相同。其砂金产区也随之而缩小。以嘉荫河下游及
其南侧支流为盛。产地有中心沟、九里庄、嘉荫河、德胜沟、小北沟、太平沟、头道沟、金满
屯等8处。伪康德 4年,即民国26年(1937年),集矿工3 000余人,进行掠夺开采,使矿区又趋
兴旺,翌年产金 3 600两。伪康德10年,即民国32年(1943年)因日伪统治面临崩溃而收缩,仅
剩矿工200余人。日本人仍怕剩下的矿工通苏,以致全部解散遣往桦川等地。

  自民国初年至日伪统治时期,该区累计出金22吨。

  解放后,黑龙江省设立萝北金矿局,组织地方进行小规模开采,1951年为最高年产量,产
金2 400两。1948~1951年共采金5 070两。1951年11月省属萝北金矿局,移交给当地政府管理,
同年改称萝北县太平沟采金所,在此基础上于1957年11月成立萝北金矿。至1963年并入伊春乌
拉嘎金矿局。

  建国后,嘉荫河水系历年砂金产量统计如表示:

   嘉阴河水系砂金产量统计表
  表6—5 (1949~1966年)



  1975年太平沟采金队成立。到1985年末,工业总产值达24万元。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本县黄金采掘重又得到重视,而且发展极为迅速。于 1981年9
月成立了萝北县黄金公司。又于1984年从工业局分出而独立门户。1985年产金125.46公斤,创
工业总产值59万元。合计全县黄金工业总产值为83万元,占全县整个工业总产值的4%。1986年
本县产金超万两,实现了万两黄金县。

  黄金公司,是直属县的全民所有制企业。位于县城团结路中段路西。占地 1 270平方米。
该公司成立于1981年 9月,当初归工业局管理。1984年10月分出。其前身可以追溯到萝北金矿
局。由于全面实行开放搞活的经济政策,本县各乡镇,事企业都纷纷组织剩余劳力采金,其间
县外、省外一些群众也纷纷来此采金,致使经几年时间,境内就发展到22个矿区,47个采金点。
故公司建立初期,先以管理全县黄金生产为主,而后转入管理和生产并举。该公司现有职工49
人,巳开设东都鲁河、创西、小梧桐河等3个金矿,1985年购进100立升采金船投入生产,年末
产金1 184两,工业总产值达59万元。1986年该公司产金3 568两,创工业总产值 178万元,为
实现万两黄金县作出了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