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交通管理 一、公路管理
1950年10月,在民政科内设交通股,编制2人,1952年6月改设公路科员 2人。1958年在交
通科内设路政管理站, 2名专职路政管理人员负责全县公路治安管理。贯彻国家路政管理条例。
制定规章制度,进行爱路、护路的宣传教育;劝阻侵占公路,干扰公路建设的行为,处理破坏,
占用公路及其附属设施等有关事宜,依法维护了路产、路权,保证了公路运输的正常秩序,1969
年 1月,改设为公路管理站,1980年扩编为10人,除承担路政管理工作外,还负责乡村道路的
修建与管理工作,即乡道发展规划、设计,桥涵的设计及组织人员对公路修建与管理。自养路
3公里,修建了53.5公里的4级乡村公路,其晴雨路达到70%以上。
二、运输管理
1963年,全县汽车、畜力车运输比较少,县工业交通局从运输公司借调 1名干部管理民间
运输,这就是运输管理站的前身。在运输市场不断扩大的情况下,于1979年 5月成立了运输管
理站,隶属于交通科,编制 5人。建站以来,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的各项运输管理政策。根据省
交通厅关于统一管理公路运输。统一计划,统一组织货源、统一结算运费、统一调动车辆的精
神,组织公路运输企业和从事营业性运输的生产队及个体运输户统一运输,实行多家经营。运
输管理站于1973年 3月,开办鹤岗铁路和萝北公路联合运输业务,一次托运保全程,一票到家
“一条龙”,从萝北发货,可以发往全国各地。1985年 7月运输管理站升为副科级单位,编制
13人,仍隶属于县交通局领导。
三、安全管理
交通监理所,是负责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专门机构。1957年县交通科内设有交通监理员。
1966年成立交通安全监理组。1980年改为交通安全监理站,1983年由原来的三级管理改为四级
管理,交通安全监理所由股级提为副科级单位。1985年监理人员13人。同年,在公路干线和交
通枢纽地带设立了交通监理站,县境内的宝泉岭农管局及其所属各农场和鹤北林业局都设有监
理部门,肇兴乡和团结乡也分别设置了交通管理站,全县形成了城乡相连,纵横交错的交通安
全管理网络。
监理站采取多种形式进行交通安全教育,贯彻“预防为主、安全第一”方针。全县城乡按
片或系统建立安全联络组织,监理机构通过各个组织网点,对分散的机动车驾驶员开展宣传教
育工作,通过学习文件,观看交通事故案例幻灯和肇事现场图片,听取现场会肇事驾驶员现身
说法等措施,进行遵纪守法,安全行驶教育,并会同公安、工商、文教部门,进行安全大检查。
每年旺季开展“百日安全”活动和抽掉100人,检查100天,消灭 100起重大事故的“三百”活
动。1975年,监理站内设宣传组,配备专职人员、宣传车一辆,经常开展宣传教育,1984年配
置对讲机,提高了交通安全信息传播的速度。近年来,城镇成为商品的集散中心,人员、车辆
剧增,镇内增设了各种交通标志和停车场所。为了做好交通安全管理工作,1981年实行了“定
人、定点、定任务”的监理责任制。监理所用三分之二的时间,三分之二的人员管理路面,进
行路检,路查。并开展了晨检夜查,及时取缔了违章行驶。监理所在组织驾驶员培训、考核,
核发驾驶执照和行车牌证,处理交通事故,征收养路费方面都做了大量工作。1985年全县机动
车达3 087台,其中,县交通运输部门32台,县直各机关企事业单位415台,农村乡镇 4台,城
镇个体户203台,农村个体307台,各农场局1 763台,农场局个体85台,鹤北林业局260台,鹤
北局个体18台。
1976年 9月30日20点,绥滨县农机修造厂汽车驾驶员王振阁,酒后驾驶解放牌货车,由鹤
岗返回绥滨县的途中,在凤翔大街哈萝公路526公里950米处的小桥之东,将正在公路两旁站岗
放哨的10余名“红小兵”撞扎,致死4入,伤8人。
几个年份养路费收缴情况统计表
表7—4 单位:万元
1980~1985年重大交通事故统计表
表7—5
1985年县属企事业汽车队统计表
表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