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人畜运输

第二章 运输

第一节 人畜运输




  清末,民国和日伪统治时期,人力车和畜力车(爬犁)是当时城乡的主要运输工具。

  建国初期,萝北的运输工具仍以人力车和畜力车(爬犁)为主。1955年,贯彻中央和黑龙江
省交通厅的文件精神,通过将全县社会上零散个体运输户组织起来走合作化道路的形式,成立
了萝北县运输合作社,社员13人。有牛10头、铁轮车8台,折合资金为2 400元。当时社会上运
输量很少,主要是在县内倒运粮食和拉石头等,单车日收入为80~120元,社员每月工资额200
~300元不等。1957 年春,有5户个体运输户加入运输社,15匹马,5台胶轮车做为入股基金,
固定资产扩大到1万元以上,全社月产达1万元以上,建起了马棚、烘炉车间、仓库和办公室。
1958年,运输社转为国营胶车队。同年延兴胶车队和县胶车队合并。 2个多月之后,又分开了,
1966年胶车队有职工36人,马54匹、胶轮车15台,生产能力和年货运量成倍增长。

  1979年,胶车队购入2台汽车,初步改变了运输形式。1980年有17匹马、5 台胶轮车。1981
年有 5台汽车,同年将萝北县胶车队改为萝北县汽车队。1982年淘汰了畜力车。1985年有货运
汽车6台。同年将萝北县汽车队改为萝北县第二运输公司,年货运周转量达109万吨公里。固定
资产近20.2万元,是建社初期的84倍,有职工38人。建立起一套比较完整的经营管理规章制度
和经济核算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