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邮递网路

第三章 邮政

第一节 邮递网路






  清朝末年,萝北辖境至漠河有卡伦23处,内政外交公文的往复由卡官派兵送。1910年设有
孙家窝棚文报分局传送文件。1914年春,在高家屯设立文报局。10月 1日后,裁撤文报局,设
立太平沟邮务支局,兴东、孙家窝棚和高家屯等处各设邮寄代办处。民国11年(1922年) 5月设
立兆兴镇代办所,隶属于富锦邮局。1927年 7月成立萝北邮局,同年10月设立太平沟代办所,
属于萝北县邮局。

  1933年,在兴东成立萝北县邮政局。当县治迁到兆兴后,兴东、凤凰和太平沟设有邮政代
办所,但通信非常困难。1939年后,邮路有三种,一是陆路,通往绥滨县及凤翔村两处,由铁
道局自动车代运,通往富源村的邮件则用马驮送;二是水路,沿江村镇则依靠黑龙江通航之汽
船运送;三是航空,由每次经萝北之旅客班机送达。1942年,开通了萝北至鹤岗的邮路,来往
信件均用马驮。

  1947年的邮政代办所,能办理邮信和汇兑等简单业务。从萝北至鹤岗的一条邮路长75公里。
建国以后,随着人民邮政事业的发展,邮递网路不断增加和延长。1952年在凤翔增设邮政代办
所。1956年成立了县邮电局,下设肇兴、团结和凤鸣3个邮电营业所,邮路总长为271公里。邮
电局成立后,邮件的运递完全由运输部门托运,冬季和少雨季节,1天或2天一个班次,因春季
道路翻浆、夏季多雨,多天不能通车,邮件亦暂停运送。县委呈送机要文件或者领取省委、省
政府下发的文件,要由机要通信员专程去鹤岗或佳木斯市委办理收发。1957年 4月邮局接办机
要通信工作。1961年,支局(所)共11处,保证班期,邮路通达各乡镇,邮路总长为 296公里。
1970年,支局(所)发展到17处;邮路总长为 1 013公里。本着加快改革步伐的精神,于1984年
11月8日,分别在苇场乡、莲花乡和太平沟乡的兴东村,增设个体经营的邮政代办所3处。1985
年,邮电局所辖支局(所)14处,支局有鹤北(镇)、肇兴(乡)、团结(乡)、宝泉岭(农场)、军川
(农场)和江滨(农场);邮电所有共青(农场)、延军(农场)、红旗(名山农场)、普阳(农场)、名
山(镇)、奋斗(乡)、环山(乡)和太平沟(乡)。邮政代办所3处。自办邮路3条。委办邮路 7条,
贯穿全县3镇,8乡和7个国营农场,邮路总长为415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