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其它企事业
第五节 其它企事业
一、多种经营
建局初。多种经营只局限于种粮种菜,以解决职工参加劳动的补助粮和山区买菜难的问题,
经营者全系职工家属(包括部分待业青年),其产量、产值均很小。1981年根据省林业总局提出
要“两个轮子一起转”(即林业生产和多种经营并举)的方针,多种经营纳入企业计划,出现了
企业、集体、个体经营的种植、养殖、采掘诸行业,到1986年从业人员达 4 500人,年总产值
836.4万元,人均收入800元。
(一)种植业 种植粮食、蔬菜,始于1972年。以后逐年扩大面积,到1985年产粮38.9万
公斤,历年累计达420.5万公斤,生产蔬菜97万公斤,历年累计1 793.9万公斤。1985年在河口
等地栽人参苗4 060平方米,全部成活,发育正常。人工栽培黑木耳到1984年有较大发展,1986
年总产5万公斤。
(二)养殖业 饲养家禽、牲畜等,在1986年以前全系职工家庭副业。1981年出现养鸡专业
户,以后,企业和集体亦开始办养鸡场、养鸭场和养猪场,但网点不多,养殖数量较少。养蜂,
全系个体,1985年已有蜜蜂788箱①。养鹿,现有企业养鹿场2处,驯养鹿30只。养鱼,最早为
中兴林场,1983年建鱼池4 000平方米,放养2万尾鲤、鲫、草、鲢等鱼苗,当年长至 0.5公斤
左右。此后,有四方山苗圃、河口林场等 6个单位相继建起养鱼池。1985年全局养鱼水面共达
15万平方米。
①不包括江浙等省蜂农季节性进山放蜂采密的1 000多箱蜜蜂。
(三)采金业 1985年成立黄金公司,备有采金船 3只,推土机12台及其它相应设备,固
定资产总值186万元。当年采金1 227两。1986年通过局黄金公司所属企业采、集体采、个体采,
共生产黄金4 736两①,超计划57.8%。大规模采金,破坏了森林资源和其它植被,造成水土流
失,梧桐河、都鲁河、嘉荫河之水,已开始混浊②。
二、商 业
初建局时,局所在地有一家用木板搭成的简易综合商店,人称“茅屋小店”。接收的老林
场,亦陆续建立商店。商品从萝北县、鹤岗市购进,全系职工日常生活用品。1974年局成立三
级批发站,经销品种扩大,营业额亦增至 500万元左右。随着林场(所)的不断增建和职工购买
力的提高,商业网点也不断扩大,商品种类日益增多。1978年“茅屋小店”改建为砖瓦结构的
占地 400平方米的大商店,经营商品有高档的各种家用电器、毛呢、化纤和日用百货、烟酒糖
茶等。1985年局商业科在各林场(所)设山副产品收购站,所收鹿茸、蕨菜等,远销日本;其余
如猴头、木耳、蜂蜜等,亦销往京津沪沈等地。1985年建成农贸市场,占地 1 000平方米,内
设摊床230个,经营项目为服装、鞋帽、瓜果、鱼肉、蔬菜、工艺品等数百种,日销售额超5 000
元。1985年新建的两层大楼、占地 2 683平方米的鹤北商场竣工投产;新成立的贸易货栈,批
零兼营,当年获巨利。至年底,全局已有综合性商店9个,林场小卖店9个,国营招待所17个,
个体旅社53家,饮食业31家,服装加工业50家,照像、修表、镶牙、浴池、理发等服务性行业,
亦有较大的发展。此外,林区还不时出现来自萝北、宝泉岭、鹤岗等地的季节性商贩。
三、教科文卫
(一)教育 为使职工子女就近入学,局、场(所)在开办本企业时亦建立小学。至1975年
中兴、四方山等 8个林场小学办有初中班,后局里“集中办中学”而逐步撤销。中学,始建于
1973年,后又成立第二中学和筹建高级中学。到1985年全局有普通小学19所,普通中学 2所,
中小学教职员工509人,其中专任教师361人。此外,还有电大工作站、职业中学等。
①鹤北林业局施业区内有00515部队、00517部队、省地质三大队、嘉荫河金矿、鹤岗市黄
金公司、萝北县黄金公司等单位所属的13个采金点,这些单位的产金量不包括在此数之内
②从1987年起,开始治理,即在一处采金完毕之后,必须回填碃坑,并植树种草,恢复原
地貌。
(二)科技 1977年成立科技科,以后又成立了科学技术委员会和林学会等组织。群众科
技活动在所属单位开展较广泛,其显著之成果有:太平沟贮木场于1973年制成水上浮动装卸缆
索代替人力装船,提高工效三分之一,到1985年共节省装船费 105万元。又:汽运处1985年自
制10吨龙门吊,跨度11米,设2 条并列吊装线,比原坐吊提高工效 4倍。全局1985年有大中专
毕业生230名,已获职称者165名,其中中级35名。
(三)文化 各林场(所)均有图书馆,联营、中兴等8个林场有俱乐部,四方山、双丰等9
个场(所)建有有线广播室,中兴林场于1984年自建电视差转台。局所在地建有 3 864平方米工
人文化宫,内设图书室、电子游艺室、影剧厅等;还有职工俱乐部,备有大型电影放映机。文
艺创作颇活跃,至1985年底,全局共有36名业余作者创作的64篇作品先后在全国几十家报刊、
杂志上发表,其中中国曲艺家协会黑龙江分会会员孙德公的小说《但愿是尾声》发表于1985年
12月《天鹅》月刊,并获全省森林文学佳作奖;省书法工作者协会会员郭恒的篆刻《十年树木》、
《绿化祖国》分别发表于1983年10月《工人日报》和《中国林业》双月刊。
(四)卫生 建局初期,局址设简易医院 1处,四方山、双丰、中兴设有医疗点。1981年
局职工医疗大楼建成,设门诊部和有 100个床位的住院处,各林场均已成立卫生所,至1985年
底,全局共有医院、卫生所19个,医护人员 145名,其中主治医师10人,医师10人。各院、所
直接为林区2万多职工、家属治疗常见病及卫生防疫等,还为近1万名入山施工的流动人口、单
位附近的工农群众服务。局职工医院可作开颅、肾切除等手术,对重危患者抢救成功率9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