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伪满时期 一、东北抗日联军
萝北是东北抗日联军第六军的发祥地之一。从民国21年10月起,抗联六军前身汤原游击队
就活动于梧桐河屯、鸭蛋河一带,当时人员不多,装备极差。以后不断发展壮大。1936年 1月,
编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六军。不久改称东北抗日联军第六军。六军指挥机关于1938年 5月由李
兆麟率领,驻萝北公义永一带,后移驻老等山,11月西征离去。
抗联第三军从1936年起,到1942年止,6年内始终有部分队伍,活动在萝北境内。
成立于1933年的抗日义勇军“中侠”队和“助国”队,以大江通岛为基地,先后消灭了土
匪孔大个子、边少波等,实力不断增强,后发展到蒲鸭河一带。这两个队于1936年冬,接受中
国共产党的领导,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第五师,师长由“中侠”队长刘振声担任,政治部主任
由原六军一师政治部主任高玉斌担任,参谋长由原“助国”队队长邱金海担任。下辖 4个团,
约800人。五师以蒲鸭河为根据地,后移驻麻花林子。1938年冬,战败入苏联。
抗联在萝北活动情况表
表18—1
续表18—1
二、日伪军
伪大同元年(1932年)夏天,日本侵略军 3 000余名在小滨中佐率领下侵入萝北县境。伪康
德 5年(1938年)板坂少佐率日本侵略军驻兆兴。1941年日军在凤翔修建兵营(今政府招待所),
驻陆军四四一部队(团级)指挥机关,余部分驻名山等地。1941年兆兴、凤翔两地驻有少量宪兵,
受鹤岗宪兵分队领导。1943年设立凤翔宪兵分驻所,驻凤翔大街北今县农业银行凤翔信用社内,
1944年改名萝北宪兵分遣队。
伪满洲国军三十八团于1933年进驻兆兴、凤凰等地,团长马广富。后又有伪三十九团进驻。
据口碑资料,该两团均系骑兵,各有官兵 400名。三十八团团长信奉家理教与“中侠”队友善,
三十九团则与抗日联军为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