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学龄前教育

第一章 初等教育

第一节 学龄前教育




  新中国建立以后,始有幼儿教育。1956年,县设混合制幼儿园2所,有幼儿30人,保育员3
人。1957年,县成立1所机关幼儿园,招收幼儿52人,教职员4人。农村也相应建立季节性的幼
托组织。1958年,全县办起了各种形式的幼儿园18所,在园幼儿 522人,教养员34人。这些幼
儿园,多为农忙托儿所性质,季节性很强,农忙则托,农闲则撤。1961年,每个公社都建立 1
所正规的幼儿园。有些生产队还办1个混合制的季节性幼儿园,入园率均达60%以上。到1967年,
全县幼儿园达67所,125个班,在园幼儿2 203人,教职员工220人。

  1979年,县教育局对幼儿教育进行调查研究之后,决定加强幼儿教育工作,在教育局教研
室设1名教研员主管幼儿教育,公社由文教助理员兼管,各中心校配备幼儿教师辅导员1人。各
校幼儿教师实行招聘制,择优聘用,并保持幼儿教师队伍的相对稳定。还有计划地举办幼师短
训班,建立幼师教学研究网,加强巡回辅导,以提高幼儿教师的教学水平。幼儿教材,除订购
幼儿课本识字卡片,教学挂图外,还结合实际,收集游戏、谜语、故事编印成教材。年末,全
县有幼儿园18 所,班级183个,在园幼儿3 886人,教职员工312人。

  1980年,全县城乡大多数小学办起幼儿班,招收学龄前儿童入学。1984年,全县88个自然
村,已有67个村办起学前班或幼儿班,7岁以下儿童入学入托 4 320人,占7岁以下儿童总数的
56.7%。其中城镇儿童1 491人,入学入托的1 237人。农村儿童6 125人,入学入托 2 983人,
保教员194人,其中幼儿教师159人,保育员35人,专职保健员1人,兼职保健员4人。1985年,
建立县、乡、村三级家庭教育组织。县设家庭教育研究会,由13人组成,全县各乡设家庭教育
研究小组12个,村设家庭教育辅导组 119个,形成了县、乡、村三级辅导网。配备家庭教育辅
导员 494人,组织活动了50余次。全县有中小学96所,办家长学习班的学校有37个,占中小学
校总数的38.5%。共有4 495名家长参加学习,合格家长 1 330人,树立好家长典型33人。为了
发展学前教育,坚持国家、集体、个体一起上的原则,提高国办园、班的质量,狠抓基层单位
办园,合理发展个体办班。园、班分布比较合理。全县已有 90%以上的保教员经过短期培训,
提高了教学水平,6周岁以上学前儿童入学率达75%。1985年末,全县幼儿园、班共82个,入园
的幼儿4 652人,幼儿教职工140人。

   1985年全县幼儿教育情况表
  表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