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文艺创作

第二节 文艺创作




  解放初期,有部分青年从事业余文艺创作,但成果不多。大量的业余文艺创作始于1958年。
当时广大群众大写诗歌、大画壁画、开展歌舞及大写建场史等活动,出刊36种民歌选集,出版
过10种以上的油印文艺刊物,如《兴东文艺》、《激流》、《新延兴》、《萝北歌声》等,涌
现出一些有才能的业余作者,他们及时地反映生活的一些作品,曾在省内外的一些文艺刊物上
发表。1959年1月,召开了首届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各方面代表共计103人。大会成立了
萝北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选出以县委书记、县长为首的23名文联执委,此后,在文联组织下,
广大业余作者积极从事创作,亦取得一定成绩。1984年 8月,萝北县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
战胜有史以来的特大洪水。为纪念这次抗洪斗争的胜利,是年 8月29日,县委扩大会议决定将
萝北抗洪胜利的事迹,以文艺形式征文出版。1985年 7月30日《抗洪凯歌》正式出版。投稿者
共计80人,作者大部分是抗洪斗争中的指挥员、战斗员。作品有诗、词、散文、曲艺、歌曲、
美术等,计10万字。1985年8 月30日,为纪念支边青年垦荒30周年,县文化局编辑出版诗歌专
辑《我为边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