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民间传统体育
第三章 群众体育
第一节 民间传统体育
一、拍皮球
建国前,拍皮球,是青少年的一项主要体育活动,尤以小学生为甚。“皮球”用橡皮做成,
颜色各异,里面打气,直径为 5—10公分。两人或多人对抗,用手掌击球,高低不限,两手可
轮换击球,那方拍的多,即得胜。花样可随意择用。
建国以后,由于体育器材的增多,拍皮球的人也逐年减少。到80年代,拍皮球的就更少了。
二、跳 绳
分单人跳和多人跳。单人跳,花样较多,多人跳动作要求统一。多为少年儿童参加,女孩
为多。民国和伪满时期以麻绳为主。建国以后,逐渐用泥龙绳代替,近期已将这项活动,列入
小学低年级的体育课内容之一。
三、荡秋千
秋千用木板两头钻孔,以绳系之。将绳一头系在木架或门梁上, 有的拴在树上,人坐(或
站 )在木板上用力荡起,借惯力越荡越高,似飞燕飘空,引人入胜。在朝鲜族中颇为流行。解
放前后,各学校都有此设备。1985年,唯有县高级中学,购置 1副铁架系铁绳的秋千,在活动
中比较安全。
四、滑冰爬犁
严冬季节,少年儿童喜欢滑爬犁。这种活动有两种:一种是利用自然坡度,坐在爬犁上往
下滑,以滑的距离远为好。一种是坐在或站在爬犁上,以带有铁尖的木棍支撑,以快为好。建
国以后,这项活动仍有沿袭,但逐渐减少,有被滑冰鞋和自制木板“冰划子”所代替的趋势。
五、登 山
立夏到小满期间,城镇居民和山区人民,往往结队登山,饱览自然风光,兼采集些花草野
菜,以助游兴。端午节时,天拂晓,人们便登山采艾蒿,近年人数增至数千人。近期,登山活
动已变成野游活动。每至盛夏,各机关企事业职工学生.均组织这项活动。
六、游 泳
参加此项活动者约万余人。水性好者常在黑龙江内乘风破浪,初学者只在江边浅水中或水
库、泡沼中嬉戏。
七、打冰猴
冰猴用木头旋制,上园下尖,用鞭子抽打,使之在冰上不停的旋转。少年男孩,多爱此项
活动。
八、踢毽子
毽子是用鸡毛、麻丝、畜毛等加古铜钱制成。踢法很多,一种是单人踢,一支腿站立,另
一支腿盘曲,毽子在脚上久踢不落,以多为胜。另一种是两腿轮换用脚踢或跨腿踢等。再一种
是一人供毽,一人踢,以踢得高,踢得远为好。对方如能用手接准则为胜,接不准者就继续给
对方供毽。如踢不上为输,反过再给对方供毽,如此反复。还有双人对踢,漏踢者为输。这项
活动中、小学校有许多青少年参加。
九、放风筝
风筝制做的材料及方法:用竹剖成薄条或用其它支条以线绳扎成骨架,糊纸于风筝架上。
形状、大小、颜色各不相同。每年立春后,爱好放风筝者,即扎制各种风筝,到郊外高放,藉
以健身和消遣。风筝的形状,有八挂、蝴蝶、人形、鸟体、蜈蚣,五角星、飞机等。
解放前,没有放风筝比赛活动。建国以后,随着人们的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放风筝的人,
越来越多。于1985年春,县体委和老干部局联合组织一次放风筝比赛,参加观看者 500多人,
放风筝者50多人。风筝有15种样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