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气象观测

第四章 科技服务

第一节 气象观测




  萝北县的气象工作开始于1956年12月黑龙江省萝北气象站成立之后,当时共有 4人,且设
备简陋,仅有威尔德目测风向计、温度表和风标。1965年站内分设地面观测股和预报服务股。
1980年改站为局,人员编制扩大到11人。设备除六七十年代增置的温度、湿度、气压计和降水
虹吸遥测雨量计以及风向、风速自记仪以外,又新置了翻斗遥测雨量计。利用这些设备每天观
测 4次,承担着云状、云量、能见度、天气现象、风向、风速、空气温度、蒸发、降水、积雪
深度、积雪密度、深层和浅层地温、冻土的观测,及时而较准确地作出天气预报。

  预报传递。50年代到70年代只能用电话转告或者派专人投送资料。进入80年代购入高频电
话、计算机和传真机,每天早晚 2次收录省台、地台和邻县台的预报,传真图由原来每天收13
张增至23张。同时随时跟省台、地台和邻近县台会商,综合会商资料后,预报准确性可靠,预
报速度加快,遇有异常天气及时传递到有关领导手中和有关部门去。由于预报性可靠,1984年
签订了气象服务合同24份,联系户 235户,定期向他们提供中、长期气象分析材料,全年向用
户提供预报资料39期计1 000余份,收到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兹举数例如下:

  1984年东明乡根据“今年 5月份气温比历年高而持续时间长”的预报,提前10天播种水稻,
获得水稻大丰收。

  团结乡根据“8月下旬多连阴雨”的预报,提前组织人、机、畜抢收小麦。全乡1 400垧小
麦均抢在雨前收完,增收10万公斤,价值3万余元。

  园艺场蔬菜生产根据中、长期预报资料提供的当年“气温高,持续时间长”的气象信息,
提前栽培黄瓜,比历年提前16天上市,增收2.8万元。

  1984年8月中旬,气象局根据预测发布了8月21日至22日夜间有大暴雨和5~7级东北大风的
预报。县防汛指挥部从8月16日组织1 000余人和340余辆机车,加高加宽加固了黑龙江堤8处险
段。23日水位猛涨到99.57米(超过警戒水位2.07米)风力达7级,但大坝安然无恙,保住了沿江
20万亩良田和几万人口的生命和财产。

  1985年7月初,气象局发出预报,“七八月份温度低、雨水多,总雨量在 150~200毫米,
比历年同期多3~5成,并有1~2场大暴雨”。县政府根据该预报,采取了紧急措施,终于抢在
雨季前将8.5万亩小麦全部收割完毕,大部分归仓。按每亩少损失2成计算,增收小麦 160万公
斤,价值7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