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
跋
今年春节前夕,为《萝北县志》审核之事我冒着凛冽的寒风第一次来到魂牵梦绕的萝北。
此间瞻仰了赵尚志将军遇难地纪念碑,游览了名山镇和兴东兵备道及萝北厅(县)旧地——兴东
村,拜谒了程九思德政碑。浮想联翩,感慨万千。
萝北,这块神奇的土地,地上生长着茂密的森林,地下蕴藏着大量的黄金。光绪年间,随
着太平沟金矿的开发,人口渐增,民事日繁,兴边固国,设治安民,迫在眉睫,清廷乃于光绪
三十二年(1906)年移设绥兰海道于此,改为兴东兵备道。三十四年设萝北直隶厅,是为萝北名
字出现之始。从兴东到肇兴,从肇兴到风翔,79年的历史(《萝北县志》下限到1985年),从三
个名字中可以看出它凝聚着多少志士仁人的心血,浸透着多少各族儿女的汗水,同时也寄托着
他们的无限希望和美好憧憬。79载沧桑巨变都已融汇于这部新编《萝北县志》之中。
《萝北县志》首列概述、大事记,共分建置、自然地理、农业、工业等25篇。综观全志,
觉其特点有三:
一、篇目设计合理,体例完备,各篇篇幅适中,章节比较匀称,注意避免畸轻畸重。
二、地方特点突出,边塞风情浓郁。《萝北县志》单设了“驻县国营农林企业”一篇,突
出了宝泉岭农场管理局、鹤北林业局土地占全县总面积的67.9%,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66.2%,
工农业总产值占县全13径的 79%的特点。其它诸如抗联活动、边境斗争、边疆人民生产、生活
等方面的记述也都很有地方特色。“地方民俗风情”篇奇闻轶事一节记载的张寿篯(李兆麟)填
词、背粮、集体婚舍、啃活鱼等,生动地再现了抗联战士在艰苦卓绝的斗争中的革命乐观主义
精神,再现了垦荒队员、农场职工战胜困难为改变“北大荒”面貌贡献自己青春的丰富多采的
战斗生活。
三、《萝北县志》内容简洁,记述得法,开门见山,直书其事,不枝不蔓,语言朴实,文
笔流畅,胜于它志。
6月,《萝北县志》重新报送复审,这次虽未再去萝北,但我想此时的萝北一定是遍地葱
茏,草木葳蕤, 大江奔流。冰雪中的萝北、 春风中的萝北与盛夏的萝北同样是美丽的。值此
《萝北县志》付梓之际,谨向创造光荣历史的萝北人民和潜心修志十余年,留给子孙百万言的
县志办全体同志表示衷心的祝贺。
柳成栋
一九九二年七月十四日于长铗归来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