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气象测报

第二节 气象测报



  一 管理机构

  1985年,县气象局隶属省气象局,内设业务股、科技产业股,设局长 1人,副局长 1人。
2003年末,共有在职职工29人。

  气象局旧址位于府前路、林业局西侧,占地面积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00平方米。2002年,
气象局新址于县城西郊,林肇路北开工建设,占地面积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00平方米,工程
总造价100万元。当年竣工投入使用。

  二 气象观察

  1985年,观察仪器有PC1500计算机、雨量计、测风器等。

  1986年,安装卫星接收站,可通过卫星转播接收卫星云图和其它气象资料。并与全省气象
分组网连通,实现信息资源共享。2003年,网络设备升级,接 2兆光纤专线,使传输速度和传
输量显著提高。同年,投资10万元,建自动气象观察站一处。

  三 气象预报

  1986年1~2月,利用 PC—1500计算机。建成长期(全年、春播、汛期、麦收打羊草期、秋
收)预报专家系统和4~5月(EMS)短期晴雨专家预报系统及程序库。由于PD—1500计算机容量不
足,县特投资8 000元为气象局添置苹果-Ⅱ计算机1台。当年,仅发生错情3次,错情率为0.07%。
有 1人实现250班无错情,被国家气象局授于优秀测报员称号。 1987年春,社会上谣传 4月10
日~15日将发生特大暴风雪,全县养狐貉户极度恐慌,气象站通过观测,发布第六期《气象服
务》刊物,预报 4月10~15日无明显天气变化过程,起到安定民心的作用。1998年,县气象局
将未来两天的气象情况上报市气象局,再由市气象局提供给市电视台,市电视台在晚上及第二
天早晨将当日夜间和第二天昼间天气情况向全市发布预报。1999年,开通 12121气象预报声讯
自动答询系统。

  四 人工降雨防雹

  1985年,人工降雨防雹采用高射炮,有“三七”高炮 1门。2002年,增添火箭发射车和落
地式移动火箭发射架各两台,固定发射架 3台,可视工作需要流动作业。结束守株待兔式的作
业模式,使人工降雨防雹作业更加灵活便捷。2003年,大庆市气象局给本县气象局配备移动式
测雨雷达1台,可与移动火箭发射架协同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