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自然灾害
第三节 自然灾害
1986年7月21日至27日,连降7天大雨,县第二良种场遭受严重涝灾,受灾地段最浅水位与
垅顶平,最深水位达1米左右。受灾面积3 470亩,其中玉米制种田800亩,大豆种繁殖田300亩,
商品大豆田1 300亩,商品高梁及玉米800亩,小麦200亩,大葱 70亩。受灾作物全部绝产,绝
产面积占总播面积70.1%,直接损失17.05万元。
1987年6月11日下午2时15分,天气突变,乌云翻滚,雷鸣电闪,雨雹齐降。落雹持续30分
钟。冰雹铺地,大的如鸡蛋黄,小的如玉米粒,地膜被打成网眼状。大地大豆、玉米、瓜果、
蔬菜叶子被打光。白音诺勒乡近 5 000亩绿豆遭雹前大风狂袭,一千亩谷子被扬沙压盖。一心
乡双发前锋垅沟雹厚度达 7—8厘米,大粒雹子第二日晨才化净。县内有 “二场”、“五乡”
(第一良种场、对山奶牛场、泰康、烟筒屯、一心、克尔台、白音诺勒)遭到冰雹袭击,受灾总
面积11.825万亩,成灾面积7.2万亩,绝产面积2.36万亩。
1988年7月12日以来,全县普遍降雨,至25日,仅13天降雨量就接近300毫米。其中22日降
水最为集中,平均80多毫米。他拉哈、红旗马场、巴彦查干等地降水量超过 150毫米。他拉哈
镇在 13天中降水量达382毫米,接近常年全年降水量。大雨造成严重内涝,全县水淹农田50.7
万亩,草原183.7万亩;冲毁桥涵19处,民堤17处计2.4公里;倒塌房屋 6 596间,浸泡成危房
9 831间,并死伤一些畜禽。总损失价值6 000万元。8月 19日,嫩江第五次洪峰进入县境,至
22日,绰尔屯堤防站水位达135.53米,超警戒水位0.33米,持续 7天时间方回落。洪峰到达前,
县委、县政府调集 6 500人上堤抗洪。为确保安全,将处于堤内低洼区域的村民转移到安全地
带,共转移10个村屯3 150人。历经10个昼夜苦战,确保3条国堤及拉海、大山、公屯、喇嘛寺、
昌庆、安平、小河口、兴隆等堤防安全度汛。前后共投入人工7.2万个,车工623台次,草袋、
编织袋、麻袋22.1万条,土篮400副,汽柴油120吨。消除险情 15处计3.6公里。与此同时,乌
双水泛滥成灾。连环湖水位高达139.2米,超兴利水位0.7米,超蓄 1.8亿立方米。大龙虎泡水
位高达137.84米,超兴利水位0.84米,超蓄1.2亿立方米。洪水漫延,淹没耕地8.4万亩,草原
74.7万亩,林地 2 400亩;倒塌房屋2 958间,浸泡成危房3 930间;有83个村屯遭水围困,其
中25个村屯已成孤岛,近万亩农田需涉水经营。在县委、县政府领导下,经全县人民奋力拼搏,
终于战胜水灾,未伤亡1人,灾民也得到妥善安置。
1993年,从5月中旬到6月末,发生严重旱灾。主要受灾的有一心乡、烟筒屯镇、他拉哈镇、
江湾乡。期间总降水量仅35毫米,比历年同期减少55毫米,造成土壤严重失墒,致使部分农作
物萎蔫及至死亡。受灾面积6.8万亩,成灾面积4.5万亩,绝产面积1.1万亩。6月上旬至 8月上
旬, 气候反常,阴雨连绵,多雨寡照,造成大面积农田内涝,受灾面积 25.9万亩,成灾面积
16.5万亩,绝产面积8.2万亩。农作物大面积贪青。8月9日傍晚与8月30日下午克尔台乡、一心
乡、第一良种场、他拉哈镇、腰新乡分别遭冰雹袭击,受灾面积6.3万亩,成灾面积4.6万亩,
绝产面积2.5万亩。在绝产面积中,主要是绿豆等经济作物,仅雹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500万
元。全县遭受各种灾害面积达39.2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 53.6%;成灾面积26万亩,占受灾面
积的66.3%,绝产面积11.85万亩,占成灾面积的45.4%,粮食减产2212万斤。房屋倒塌244间,
损坏701间,直接经济损失1 152.5万元。
1998年,江河洪水使本县三面受敌,西有嫩江肆虐,北有“乌双”泛滥,南有肇源段嫩江
水北上浸袭,雨水内涝成灾。8月15日,3条国堤、25条民堤已相继溃堤。截至 9月初,全县近
三分之一面积被淹,受淹乡镇场12个,占全县46.2%。淹没村屯90个,占全县的27%。其中全淹
村屯21个,占全县6%;部分淹没村屯63个,占全县21%。受灾户2.99万户,受灾人口 10.5万人,
占全县人口的46.3%。迁移1.1万户,4.75万人。冲毁、损坏民房6.41万间;损毁学校66所,校
舍2.14万平方米;卫生所64个,5 400平方米;村委会、敬老院等其它公益用房5 250平方米。
洪水淹没农田68.7万亩,占全县的81%。损毁林地8.9万亩,淹没草原 103.5万亩。损失大牲畜
2900头(匹),猪1.1万头,羊1.5万只,家禽18万只,倒塌畜舍16.46万平方米。损坏农机具197
台(套),配电设备21台(套),输电线路624.92公里。冲毁道路132公里,桥、涵、闸、泵站350
座,国堤民堤合计165.3公里。全县累计直接经济损失达19.2亿元。
2001年,本县受反常气候影响,截至7月10日,全县范围内没有出现1次有效降雨,且持续
出现高温、大风天气,加剧旱情发展,造成131万亩农田全部遭受严重旱灾,毁种面积 30万亩,
农业直接经济损失达上亿元。同时由于上年遭受严重旱灾,粮食减产,导致灾区群众口粮紧缺,
有3.4万人口存在吃粮困难,共缺粮1020吨,
2002年7月20日,暴风雨袭击巴彦查干乡、他拉哈镇和腰新乡。狂风夹着暴雨,风速达7~
8级,3个乡镇的 10%高棵农作物被大风刮倒,矮棵作物的花、角被刮落,有的大树被连根拨起、
折断。共刮倒刮折树木3500棵。有23户农户屋顶被掀起卷走。并造成低洼地内涝。7月 23日至
30日,巴彦查干、白音诺勒、烟筒屯二乡一镇又分别遭受冰雹灾害,玉米、高梁等高棵农作物
叶子被冰雹打断,状如麻丝,绿豆、大豆等矮株作物被打的只剩光杆。有 260户农户门窗玻璃
被打碎。全年全县耕地受灾面积达35万亩,成灾面积28万亩,绝产面积15万亩。其中风灾面积
18万亩,成灾面积13万亩,绝产面积1万亩;雹灾面积5万亩,成灾面积5万亩,绝产面积4万亩;
内涝面积12万亩,成灾面积10万亩,全部绝产。全县受灾人口4.5万人,成灾人口 2.73万人,
直接经济损失达1 800万元。
2003年,本县自春耕以来至6月份,近3个月无有效降雨,干旱严重。干土层厚度达11厘米,
致使全县有24万亩耕地全部受灾,尤其早种的玉米等大田农作物,枯竭而死。绝收面积 3.2万
亩。进入 7月份以来,阴雨连绵,多次出现雷阵雨、强降雨、冰雹等强对流天气,造成部分民
房倒塌,损坏,农作物受灾严重。全县倒塌民房108户540间;损坏民房720户1 440间。巴彦查
干乡雷电击死1人,击伤4人,击死奶牛1头。7月12日、8月2日、8月5日分别有4个乡镇 11个村
屯遭受狂风和冰雹的袭击。其中白音诺勒乡5个村、克尔台乡2个村降雹时间长达20分钟,冰雹
最大直径 3.5厘米,高棵作物大部分被打折,矮棵作物叶片全部被打光,果实花蕊被打落。雹
灾面积7.39万亩,绝产面积2.16万亩。上游集中降雨,致使“乌双”两河暴发有水文记录以来
第二次大洪水,造成6.37万亩低洼耕地内涝,大部分绝产。尤其烟筒屯镇,全镇10个行政村49
个自然屯有7个村25个自然屯被水围困,100多所民房被毁,7万亩草原与1.5万亩耕地被淹绝产
绝收,18条村屯路(堤坝)被冲垮。全县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近1 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