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良种繁育 1986年,全县共繁育良种108万斤,其中配制东农46—237玉米新品种30万斤,自交系玉米
种籽3万斤,同杂2号高梁种籽1.5万斤,嫩丰2号大豆15万斤,水稻10万斤。1987年,全县有良
种繁育基地8处,面积 1.6万亩。共繁育良种260万斤。1991年,省下达本县良种繁育面积2.25
万亩,实际完成2.32万亩。全县玉米制种基地发展到11处。1994年,贯彻种子《条例》,坚持
以法制种。县下发《制种基地暂行管理办法》、《制种技术方案》。按照调整、巩固、提高的
方针,实行领导包片、技术员包点分工责任制。建立以第一、第二良种场为繁育基地主体,调
整部分条件差的育种基地。当年在三乡、两场、一所六处育种基地育种2.05万亩,其中玉米育
种9 500亩、大豆2 000亩、绿豆7 500亩、红小豆1 500亩。分别产良种 120万公斤、21万公斤、
35万公斤、12.5万公斤。同年,本县被确定为省“两杂”、“两豆”良种繁育基地。1995年,
为解决“两豆”品种混杂、退化问题,进行为期3年“两豆”良种繁育。品种 7个:中绿2号、
滨绿1号、洮南绿、日本大鹦哥绿、黄绿豆、鹦哥绿、嫩丰4号。经繁育对比日本大鹦哥绿、嫩
丰4号、滨绿1号为较好品种。繁育红小豆大粒品种4个,小粒品种3个:宝清红、南京红、吉红
1008、大红袍、小丰2号、白小豆、黑小豆。经繁育对比,较好品种4个:大红袍、吉红1008、
南京红、小丰2号。1997年,在白音诺勒乡、胡吉吐莫镇、腰新屯乡建立“两豆”繁育基地1.6
万亩,其中红小豆1万亩,绿豆0.6万亩,分别产良种194.2万公斤和 65.1万公斤。1998年 8月,
县第二良种场被大洪水淹没解体。 1999年,种子经营走向市场,自繁减少, 仅有腰新乡繁育
“两杂”玉米种籽30万斤。县实施“科技兴种”策略,成立玉米育种科研所,实行“科研、生
产、加工、推广”一体化。 2名科技人员去海南省三亚市保港镇进行玉米品系选育加代繁育。
繁育出二环系加代1 212个,配制杂交组合 25个。2000年,《种子法》颁布实施,种子经营形
式多样化。同年,在吉林省大安县、本县腰新屯、白音诺勒乡、一心乡、泰康镇建代繁种子基
地,面积 6千亩,生产良种150万斤。 另外,第一良种场为齐齐哈尔市农科所代繁玉米杂交种
“嫩050”计1 000亩。2001年,种子生产实行《许可证》制度。2003年,种子管理站成立,对
种子生产、质量、品种、经营市场进行依法管理。
玉米育种海南加代繁育一览表
单位: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