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绿色有机食品生产
第七节 绿色有机食品生产
1994年,县委、县政府确定“抓特色、建绿色,举绿色、走特色”产业发展思路。1998年,
提出大力发展五大特色产业:畜牧业、种植业、水产业、加工业、旅游业。2000年,进一步提
出打“绿色牌,走特色路,建全国绿色有机食品基地县”的发展方针。2001年,环保部门测定,
本县大气环境符合 GB3095—82标准,农田灌溉水质符合GB084—92标准,加工用水符合生活饮
用水质GB5709—85标准。土壤污染程度较轻,自然环境符合生产绿色食品要求。
一 绿色有机食品生产基地
1998年1月,全县11个乡镇划分为 4个特色种植区:1,江湾乡、巴彦查干乡、他拉哈镇、
腰新乡沿江无污染区域为水稻种植区。 2,白音诺勒乡、克尔台乡、胡吉吐莫镇、敖林西伯乡
岗上风沙土区域为杂豆(绿豆)种植区。3,腰新乡、他拉哈镇非沿江地块为谷子种植区。4,泰
康镇、烟筒屯镇、一心乡为经济作物种植区。4个特色种植区面积分别为15、20、5和10万亩。
当年烟筒屯镇南阳村、新发村建成花生种植小区,广胜村建成大蒜种植小区。一心乡尖山村建
成棚室蔬菜生产小区。全县形成特色种植屯 92个,专业户1.6万户。同年,白音诺勒乡被国家
命名为 “中国绿豆之乡”。2000年,贯彻省 《2000~2010年绿色食品发展规划》,县委制定
《实施绿色有机食品发规划》,减玉米、增水稻、增谷子,扩杂粮杂豆,重点抓水稻、谷子、
绿豆、小黄豆、薏苡、荞麦、花生、蔬菜基地建设。县成立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全县
绿色有机食品的种植。对绿色有机食品种植所用种子、肥料、农药进行严格监控和检查。生产
中,按相应的生产技术规程生产,县、乡、村建立绿色有机食品档案,农户建立田间记录卡片。
县财政投入一定的扶持资金,列入预算,用于绿色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建设和技术培训。绿色有
机食品种植监控面积23万亩。泰康镇建成高科技绿色蔬菜生产园区。2003年,围绕市场需求大
力推进绿色、特色作物种植,实行订单农业生产。绿色有机食品种植监控面积70万亩。基地农
户3.2万户,签订单9份,订单面积1.85万亩。绿色有机食品生产使农民年人均增收260元。
二 绿色有机食品
1995年,县开始生产无污染绿豆和贡米。1996年,经省农业监测中心检测,本县生产的绿
豆被省农牧渔业厅确认为“无污染绿豆”。“庆康牌”贡米经省绿色食品办公室监测、审定为
绿色食品。1997年,乳品厂“脑黄金奶粉”获绿色食品认证。1998年,无污染绿豆经欧盟国际
生态中心检测、审查获有机食品证书,并以“绿珍珠”品牌在国家商标局注册。2000年,本县
获欧盟有机食品认证产品11个:江湾乡“江湾牌”富硒大米,他拉哈镇“清江牌”油质小米,
克尔台乡“西新牌”玉米,胡吉吐莫镇“赛罕牌”稷子米、“小蒿子牌”防风、“大红袍”牌
红小豆、“成吉牌”荞面,腰新乡“鼎立牌”小米,泰康镇“民益牌”花生,白音诺勒乡“环
湖牌”芝麻,巴彦查干乡 “庆江牌”大豆。 同时获绿色有机食品认证的还有妙士乳业生产的
“妙士饮品”和伊利乳业生产的“伊利奶粉”,敖林西伯乡畜产品开发公司生产的“德吉牌”
系列产品。2003年,全县共有绿色有机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的产品15个,销往全国20多个大中
城市。“绿珍珠牌”绿豆、“成吉牌”荞面打入欧盟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