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九节 资财清理

第九节 资财清理




  1986年,农村财务撤队并账,开展集体积累资金折股到户试点,取得经验后在全县推广。
同时对“两金一费”(公积金、公益金、生产费用)和乡、村统筹费进行核定。全县共核定“两
金一费”238.4万元,较上年减少4.5%,占农民总收入3.2%。统筹费核定173万元,较上年减少
2.2%。占农民总收入2.3%。两项比例均低于省规定指标。1987年,全县集体积累资金应折股到
户有69个村,146个队。已折股到户87个队,折股金额131万元,股金到户5750户。县政府制定
《关于农村合作经济财务管理制度的暂行管理办法》。各乡(镇)经管站开始农村合作经济审计。
审计出经济案件526件,金额29.3万元,收回6.9万元。其中贪污案件40件,涉及人员59人,金
额2万元,收回1.6万元;往来差账 1027笔,设假户头 18个,开假据23笔。1988年,统筹费执
行预算、审批、收支报账制度。全县统筹费提取总额为130.6万元,占上年总收入 1.4%。同年,
加大农村“三欠” (职工、社员、外单位欠生产队款)回收工作, 全年回收欠款 140万元。占
“三欠”总额8.3%。1990年,从解决农民最关心的问题入手,全县农村开展以清理农村集体财
务、集体抬款、农民负担为内容的“三清”工作。县政府制定下发《全县农村开展“三清”工
作的实施方案》,抽调行政和专业干部350人,组成 11个工作队70个工作组(每组5人,其中副
局级以上干部2人,会计2人,后备干部1人),分赴农村开展“三清”工作。1991年 3月,“三
清”工作结束。共清出贪污金额3.5万元,追回3.4万元;清出挪用、占用公款 4.6万元,追回
4.5万元;清出吃、请、送款246万元,追回18万元;清出乡村干部多占耕地 1 667亩,收回欠
交承包费3.5万元;清出白条顶现金1 254件8.9万元,纠正处理1 239件 8.8万元;清出不合理
报销535件3.9万元,纠正529件3.8万元;清出贪占集体财产折款15.8万元,全部作价归公;清
出村屯干部欠款124万元,收回122万元;清出农户欠款977万元,收回242.3万元;清出集体抬
款173万元,按政策减掉高息6.6万元,偿还本息45.8万元;清出农民不合理负担12项,纠正减
轻农民负担85.5万元。农民人均负担由清理前的80.95元下降到75.55元。“三清”中挽回直接
经济损失 557.8万元(含收回职工干部欠款)。结合“三清”整顿村级班子,建立健全村级财务
制度,改提留款村有村管为村有乡管。1992年,农村各村财务实行村会计定期到乡(镇)集体办
公,县经管站定期审计,乡(镇)控制总账的管理办法。1993年,腰新乡成立合作基金会。1996
年泰康镇、一心乡成立合作基金会。全县3个合作基金会共有储户108户,资金165.6万元。1998
年,贯彻落实《黑龙江省农民负担管理条例》,加大对农村经济依法监督管理力度,控制农民
负担增长。具体工作4项:1,将统筹费额度压缩到国家规定的所占上年农民人均收入的比例标
准内;2,清产核资,健全完善财务核算等各项管理制度;3,完善集体经济财务管理机制,推
行 “四结合”财务管理办法;4,审计乡镇提留统筹费。1999年,贯彻落实《黑龙江省清理乡
村两级不良债务实施方案》。全县农村开展“清财、减负、增收”工作。县政府制定《杜尔伯
特蒙古族自治县清理乡村两级不良债务实施方案》。抽调130人,组成 11个工作组,深入11个
乡镇开展清理工作。清理工作先在敖林西伯乡试点,取得经验后铺开。清理账目时限:1996年
至1999年6月。清理内容:各年度乡村各种债权、债务和担保形成的各种债务。清理工作采取3
结合办法:即内查与外调相结合、清理与重点清查相结合、清理与公开相结合。抓3个关健,
严把3关。3个关健:是否减轻农民负担,是否有不合理开支、自制票据、虚报支出和贪污私分
问题,是否按规范化操作规程处理业务。 3关:质量关、资料汇总关、政策界限认定关。共清
理125个行政村资金 4.5亿元。清出乡级债务2 994万元,债权3 039万元;村级负债8 354.6万
元,债权6 615.4万元;农民负担问题28个。减轻农民负担1 842.4万元,其中取消电影放映费、
登山费等乱收费23.3万元;减少乡村干部开支145万元,纠正强行以资代劳 67.7万元,纠正村
屯干部乱发奖金实物折合人民币10.2万元,纠正农户兑现合同上打“租金”36万元,清缴超标
招待费43万元,纠正高息抬款164.7万元(即年节约利息支出 50万元),清收乡村干部欠款12万
元,清收陈欠465万元,清缴违纪资金12万元,清出空头地28 000亩,增加集体积累135万元。
乡村经济实现 6清:集体财产底数清、债权债务清、贷款抬款清、乡村干部欠集体款清、各项
收支清、群众反映的问题清。通过考试、考核,135名村级会计被重新聘用。3个农村合作基金
会被清理整顿。同年,县政府制定《村务公开实施细则及考核管理办法》,在全县范围内推行
村务公开制度。按省规范化管理规程,统一农村合同文本。全县共签订农业承包合同 4万份,
其它各业承包合同4 921份。鉴证4万份,占应鉴证数98%。解决合同纠纷 2起,挽回资产损失8
万元。收回违规发包耕地51亩。2000年,县政府制定《农民负担专项审计方案》,开通农民负
担举报电话 2门。重新核定乡统筹预算,同时将村干部职数核定到村。核定后,全县定额补贴
干部351人,误工补贴干部226人,较上年减少446人,减少44%,年节管理费51万元。按村实有
户数,重新核定各村招待费,实行一次入账,超支不补,结余转下年。共减轻农民负担 126万
元。3个农村经济合作基金会解体。 2001年,取消村级招待费。实行“合村并校”,村级经济
核算单位缩减到81个。2003年,开展村集体资源、资产清理造册工作。实施村财民理乡(镇)管
和会计电算化管理,并对电算化软件升级。聘用村级助理会计79人。当年,对集体收支、农民
负担进行审计,审计金额1 277.5万元,未发现违规问题。

   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产量情况表
   单位:公顷、吨



续表



   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产量情况表
   单位:公顷、吨



续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