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经济形式
第二节 经济形式
1985年,县属国营渔场3家:连环湖、石人沟、齐家泡水产养殖场。乡(镇)、村渔场 37家,
养鱼专业户298家。较著名的乡属渔场有敖林西伯乡的月饼泡渔场,经营水域2万亩;巴彦查干
乡大金泡渔场,经营水域2万亩;一心乡卧牛泡渔场,经营水域2万亩;较著名的村属渔场有腰
新乡兴隆村巴尔等渔场,经营水域3 000亩;烟筒屯镇土城子村大盐场泡渔场,经营水域6 000
亩。乡(镇、场)、村渔场多由农户合资承包经营,当时称此形式为养鱼经济联合体。1986年,
县号召“大、中、小水面一起开发,集体、联户、个体共同养鱼”,各乡、镇(场)、村纷纷开
发荒水资源兴办渔场。到1987年,兴办的乡(镇)渔场有泰康镇天湖、敖林西伯乡庄头泡、江湾
乡南湖、泰康镇东湖、他拉哈镇乌尔塔泡等渔场,总经营水域 6.2万亩。1993年,东湖水面因
遭受造纸厂废水污染而放弃养鱼。同年,他拉哈镇哈拉海村个体养鱼户于永禄利用在江边辟建
的鱼池培育鱼苗销售,收入30万元,盈利10万元,列全县个体养鱼户之首。
1994年2月,连环湖发行股票(债券)40万元筹集资金用于基本建设。3月,县委、县政府动
员私人集资 464.8万元成立大龙虎泡渔业公司,利用大庆水源地大龙虎泡养鱼。1995年,根据
县委、县政府拍卖“五荒”的指示精神,石人沟将船滩、大救驾、二道河等自然捕捞点对外出
租。1996年,江湾乡将老背江、大亮子、莲花四肚等自然捕捞点对外出租。烟筒屯镇通过招商
引资方式引入资金来镇建场养鱼。此后,通过招商引资养鱼方式在全县普及。
1997年10月,石人沟水产养殖场实行股份制改造,成立渔业股份有限责任公司。职工募股
220万元,国有股142万元。12月,连环湖、齐家泡两场也实行股份制改造。连环湖职工募股210
万元,国有股31万元;齐家泡职工募股1 7.5万元,国有股7.5万元。此后,连环湖、齐家泡两
场职工陆续买断国有股。1998年,县政府出资赎买大龙虎泡渔业股份公司,成立大龙泡水产养
殖场。6月,全县乡(镇、场)、村、兴办的渔场200处,以招商引资兴办的为多。仅烟筒屯镇就
引进资金1 000万元,兴办渔场20处,经营水域13万亩,投放鱼苗200万尾。8~9月,绝大多数
渔场在嫩江、乌双特大洪水中损毁。洪灾过后,又陆续修复,并利用灾后丰沛的水源,兴办一
些新的渔场。如1999年,白音诺勒乡引入资金 357万元,开发长合、白三吊、四合后泡养鱼,
经营水面 4万亩,投放鱼苗37万斤。江湾乡农民王刚、任学忠平地辟建水塘养鱼,形成全县首
处私有鱼池。随着连年干旱,上游水源断绝,湖泊干涸,各类渔场纷纷解体。2001年,胡吉吐
莫镇、白音诺勒乡、一心乡境内不再有乡(镇)、村及个体渔场。招商引资渔场几乎全军覆没。
2003年,县属国营渔场1家:大龙虎泡水产养殖场,职工 35人,经营水域17.7万亩。股份
制渔场 3家:连环湖、石人沟、齐家泡渔业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共有职工 1 584人,经营水域
51.4万亩。乡(镇、场)所属渔场、鱼池24处,经营水域4.5万亩。个体渔场、鱼池6处,经营水
域 4 281亩。乡(镇、场)、村渔场、鱼池全部实行承包经营。连环湖阿木塔、牙门气、红源、
德龙等泡水面实行租赁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