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堤防工程
第二节 堤防工程
一 国 堤
1985年,本县国堤有3条:绰尔大堤、马场大堤、大排排大堤。保护本县沿江两镇 3乡(胡
吉吐莫镇、他拉哈镇、腰新乡、江湾乡、巴彦查干乡)及大庆、肇源广大腹地的安全。 保护总
面积533万亩,其中耕地217.24万亩,草原265.73万亩,渔业及其它资源 50万亩,城镇14个,
村屯 96个,人口27.22万人。1992年,拉海大堤列入国堤。1998年,特大洪水,国堤受损严重,
拉海、绰尔、马场大堤多处决口。1999年,县成立国堤水毁工程修复指挥部。松辽水利委员会
批复本县嫩江干流消险加固和延伸、新建堤防工程5条,全长44.4公里。原堤拉海堤 20.6公里,
大排排堤2.12公里;延伸堤绰尔堤长18.415公里;新建堤官地堤1.91公里,兴隆堤1.33公里。
马场大堤剔除国堤之外。除加高培厚外,护坡5.02公里,护岸 0.3公里;建闸1座,泵站4座,
维修建筑物2座。计划工程土方480.13立方米,石方2.53万立方米,混凝土2.4万立方米,无纺
布4.79万平方米,复合土工膜 6.34万平方米。总投资11 293万元,其中国家投资7 082万元,
地方自筹4 211万元。2000年,上述工程全部完工。实际完成堤身加高培厚 44.4公里;完成土
方474.36万立方米,石方1.63万立方米,混凝土1.60万立方米;完成护岸300米,护坡4 365米;
完成绰尔泵站、拉海泵站建设及泰和闸整修。实际完成工程投资9 075万元,其中国家投资7 082
万元,自筹投资1993万元。
1.拉海堤
拉海堤原属民堤,全长20.625公里。1986年 7月,松辽水利委员会召开嫩江干流堤防协调
会,通过堤防规划设计,拉海围堤维护被列入松花江流域规划。1990年,省正式批准将拉海堤
列为国家重点堤防进行管理。1991年,经省水利厅和松辽水利委员会审批,列入国家计划。省
计委下达投资 200万元(其中以工代赈100万元,市县匹配100万元),对拉海堤消险加固。1992
年,该堤被正式列入国堤。1998年,嫩江干流发生特大洪水,堤防毁坏严重,决口 5处。洪水
过后,投入资金3 605万元,人力工12万个,车辆5万台次,对拉海堤进行加固、护坡、护岸。
共完成护坡2 400米,护岸300米,堤防高度和宽度分别由原来3.5米和6米增加到5米和8米。完
成土方133万立方米,石方9 000立方米,混凝土 8 600立方米。同时还完成堤后填塘任务。防
洪标准提升到20年一遇。
2.绰六堤
绰六堤位于本县巴彦查干乡境内,北起绰尔屯,南至六家子村南岗,全长18.4公里。1998
年特大洪水,绰尔堤受洪水两面夹击,水毁严重,决口10处。1999年,对绰尔堤全面整修加固,
同时将绰尔堤向南延伸至六家子村南岗,旧堤、新堤合一称绰六堤,2001年完工,工程完成土
方201万立方米,石方3300立方米,混凝土3 000立方米,混凝土护坡 500延长米。堤上建绰尔
强排站1处。工程投资3 275万元,其中自筹1 085.5万元。整修后堤防高度和宽度分由原来3.5
米和5米增加到5米和10米,防洪能力提高到20年一遇。绰六堤与拉海堤为姊妹堤,共防同一区
域。
3.大排排堤
1998年,大排排堤虽未在洪水中被冲溃,但仍毁坏严重。1999年,对堤防消险加固,堤长
由 1.65公里延长到2.12公里,高度和宽度由原来3.5米和4.5米增加到 5米和8米。共完成土方
19.3万立方米。投资200万元,其中自筹100万元。加固加长后堤防可防20年一遇洪水。
4.官地堤
1999年,经松辽水利委员会批准,2000年,动工修建官地堤。官地堤北起他拉哈镇官地北
岗,南至红土山,全长1.91公里。南引渠首位于堤上,将官地堤分为南、北两段。完成土方19.5
万立米,防洪标准20年一遇。工程由本县永康水利工程公司施工,省北方水利水电监理公司和
省质检站负责质量把关。工程投资300万元,其中自筹150万元。官地堤地势险要,和大排排堤
有着共同的保护对象。
5.兴隆堤
兴隆堤原为民堤,1999年列入国堤。2000年,在原堤基础上兴建兴隆堤。兴隆堤位于腰新
乡兴隆村西侧二岗之间,与肇源县立陡山堤只一岗之隔,是立陡山堤向上游方向的延伸,与其
作用相同。设计堤长1.3公里,实际施工360米。工程由本县永康水利工程公司施工,完成土方
6万立方米。工程达到20年一遇防洪标准。
6.马场大堤
1998年 8月15日,马场大堤被洪水冲毁,决口 4处。其中马场堤起点闸被冲毁,决口长度
150米,最大冲深18米;桩号2+200~2+524处决口长度345米,最大冲深 14米。9月末至10月
初,县组织万人对马场大堤(回水堤)进行简单修复,以排泻乌双洪水。1999年,松辽水利委员
会对嫩江堤体系进行调整,马场堤未被列入国堤。2003年,马场堤仍保持修复后状态。
二 民 堤
1986年,全县共有民堤12条。1992年江湾乡拉海民堤列入国堤。1995年后,沿江各乡镇招
商开发沿江土地,发展农、渔业生产,嫩江干流相继出现自建民堤,保护自种土地和养鱼水面。
巴彦查干乡毕树山自建围堤1处,1996年刘百胜、肖国军各自建围堤1处。1997年,高云自建围
堤 1处,他拉哈镇、腰新乡分别建红土山围堤、通浦围堤。1998年,特大洪水,全县民堤和自
建围堤全部水毁。1999年,腰新乡、他拉哈镇、石人沟渔场组织当地村民(职工)对水毁堤进行
修复。其中腰新乡民堤修复后堤高增至6米,平均增高1.45米;堤顶宽 6米,增宽2米。他拉哈
镇将安平堤九家子段略作改道,改道后他拉哈镇民堤总长由 21公里增为24公里,堤平均高5.5
米,最高处7米,堤顶宽6米。石人沟渔场防洪堤增高 0.5米。招商开发堤与自建堤均由建堤者
自行修复。
三 应急堤防
1.第三道防线堤
1998年,特大洪水,为防不测确保大庆油田安全,8月 12日晚,副省长王振川在本县胡吉
吐莫镇召开紧急会议,决定在胡吉吐莫镇政府所在地东低洼处紧贴林肇路北侧修筑第三道防线,
工程由大庆石油管理局、大庆石化总厂负责。大庆石油管理局、大庆石化总厂紧急调配大型翻
斗车、推土机、装载机等近百台,采取歇人不歇车办法,昼夜抢筑。8月19日,一条3公里长,
底宽24米,顶宽4米防洪堤筑成。总投资3 000万元,动用土方15万立方米。同日,冲破马场大
堤南下洪水被鲤鱼嘴堤拦住。第三道防线未派上用场。因修此堤,此堤段公路被压毁。1999年
秋,重新修此路段时该堤被拆除。
2.鲤鱼嘴堤
鲤鱼嘴堤位于胡吉吐莫镇白音花村和敖包、好田格勒村之间。 1998年,特大洪水。8月15
日,马场大堤决口失控,洪水向胡吉吐莫镇、敖林西伯乡及大庆方向涌来。17日,白音花村委
会主任包永革带领本村村民,在洪水必经之处“鲤鱼嘴”筑堤拦截。赛罕他拉、好田格勒、呼
格勒村民参战。 随后,镇、县领导率机关干部及预备役、武警官兵等相继投入战斗。经2 000
多名军民奋力苦战,一条长800米,高3.5米的应急大坝拦住洪水,保住胡吉吐莫镇和敖林西伯
乡部分村屯及2.9万亩耕地、5万亩草原、3万亩林地、1.8万亩鱼塘,解除洪水对第三道防线的
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