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三节 输电供电

第三节 输电供电




  一 城网改造

  1994年,泰康镇电网因年久失修,线损和窃电现象严重,造成有的台区电压偏低,用户电
灯不亮,需要点蜡辅助照明,电视机也只能闲置。县电业局决定进行城网改造,全局职工集资
11.4万元,先在两个台区进行改造试点。经过试点,彻底解决上述问题。1995年 3月,对泰康
镇电网进行全面改造。共投资430万元,其中县电业局职工集资42万元,借款200万元,赊欠材
料款120万元。7月31日工程竣工投入运行。整个工程新架10千伏配电线路 1.6公里,改造10千
伏配电线路1.4公里,新增低压主干线路67公里,改造低压主干线路47.2公里,更换进户线786
公里。新增变压器4台,改造变压器台7台。更换所有木电柱,设电表集控箱1141个,电度表进
箱1.4万户,实现电度表集控管理。

  2000年,电业局投资 170万元,改造泰康镇府前路输电线路,将架空电线全部改为地下电
缆。

  二 农网改造

  1999年,农村电网全面建设和改造工程动工。省电业局批复本县农网改造款额 7 320万元,
由国债资金解决。当年,投入2084万元。

  农网改造首先从新建35千伏腰新输变电工程开始。由于他拉哈——腰新的电力线路为23公
里10千伏的配电线路,输电半径超长,用电高峰期间输出电压偏低,腰新乡用户电灯不亮,电
动机和电视机都难以启动,腰新乡群众对农网改造的要求最为迫切。为保证腰新乡春节用电,
有时不得不对他拉哈镇拉闸限电,出现轮流供电的局面。对此,县人大代表曾连续10年提出新
建35千伏腰新输变电工程议案。县电业局也就此项目连续 9年向省电业局申报,终于得到批复,
在农网改造中解决。

  为不损害农民庄稼,农电施工队于冬季进入现场。有时气温下降到零下二三十度,施工人
员登上十几米高的 A型杆上作业,脸和脚都被冻伤,付出艰辛劳动,终于抢在春节前竣工送电。
到2000年末,农网改造工程全面完成。2001年 5月,经省电业局验收合格。主要建设和改造项
目如下:

  1.投资493万元,架设35千伏腰新输电线路24公里,建成35千伏腰新变电所1座,安装2 000
千伏安主变压器1台。

  2.投资1 947.2万元,架设110千伏大庆先锋变电站——敖林西伯输电线路40公里,建成110
千伏敖林西伯变电所1座;安装1万千伏安主变压器 1台;架设35千伏敖林西伯——唐营子、敖
林西伯——胡吉吐莫输电线路24.7公里。

  3.投资295万元,改造泰康变电所,新增2万千伏安主变压器1台;投资503万元,完成他拉
红、巴彦查干、胡吉吐莫、他拉哈、克尔台变电所的变压器更换工程。共更换变压器 6台,总
容量1.2万千伏安。

  4.投资135万元,改造35千伏泰康——他拉红和他拉红——克尔台输电线路,将其中 23公
里线路从水中移出。

  5.投资1 289.5万元,新建和改造10千伏的配电线路649.5公里。其中改造“两线一地”线
路 150公里。“两线一地”即两线架空,一线接地。从此,县境内“两线一地”线路不复存在。

  6.投资2 445万元,改造437个低压台区,更换高耗能变压器470台,总容量2万千伏安。

  农网改造成功,形成一个由40公里110千伏输电线路、25公里35千伏输电线路和1座高技术
含量的自动化变电所所组成的电力保障体系,彻底消除南部电网网架结构的严重缺陷,改善腰
新、他拉哈、巴彦查干、敖林西伯、胡吉吐莫等乡镇的供电环境。高低压配电完好率和电压合
格率都达到100%,农村供电可靠性达99.9%。与1997年相比,配电事故由70次/年下降到6次/年,
大大减少停电时间。鉴于线损下降,农村每度电价降低0.02元,每年可减轻农民负担50万元。